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我們每天的出行,不管任何人都需要遵守交通規則,碰到十字路口,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紅燈停,綠等行,黃燈請你等一等”。出行之時,我們也是遵循著靠右行走這一規則,而像火車、汽車的司機坐位都是設在左邊,這樣方便觀察路況,利於安全行駛。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最早制定的關於交通規則的典籍是唐代的《儀制令》,在古時候,百姓出行可沒有如今這般方便,只有畜力車、木船、轎子,牲口拉車這樣簡單的幾大類,南方水多選擇乘船,而在北方多用馬車、或者騎行牲口,有錢的人家可能會乘坐轎子,不然就只能靠著自己的一雙腳來趕路。哪像今天我們擁有飛機、高鐵、汽車等等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這麼方便。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在宋太宗時期朝廷就下過命令,都城開封與各個州府,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口必須要懸掛指路的木牌,並上書至《儀制令》作為交通規則,所有人等都必須遵守。據說在公元3世紀時,我國曾經出現過用銅製的牌子記錄里程,類似於我們今天在高速公路上會看到到某個城市還距離多少公里,用來作為路標。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到了南宋,州縣都採用木牌作路標,有的地方還會在石碑上刻字做成標誌,在今天的陝西某寺廟中就還存有古時石刻的實物,上面刻有“儀制令”,寫的內容意思是普通老百姓見到官員要主動讓路,遇到年長的要主動讓路,東西少的要給東西多的讓路,出城的人員要讓進城的人先走,在古代沒有像現代專門指揮交通的警察,一切都是自己來把握。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來到了清朝,乘坐的轎子也有講究,並且等級非常嚴格,分為金頂、錫頂。根據轎頂,百姓便能看出轎內乘坐官員的級別,當然如果出現兩頂轎子相遇,小官必定要讓大官先行。皇帝、皇后還有貴妃乘坐的都是金頂轎子,嬪妃的轎頂是銅質錟金的,而王公貴族、一品大員使用的是銀頂轎子,武官都是騎馬不坐轎。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

在古時候,老百姓與車輛為了便於管理都是靠右行走,這一行走規定據說是來源於軍隊的列隊規則。古時候,當兩支軍隊相遇時,因為當時的長矛與攜帶的武器都是扛在右肩上,只能主動的靠右走,把左面的路讓給對方的隊伍。在唐宋時期的軍隊都是向右行走,在現代行人也是靠右行走,所說也算是沿用了這一古代習俗吧。

唐朝制定了最早的交通管制規則,而古代的交通規則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