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瓊瑤在她的自傳《我的故事》裡寫過這麼一段:

“我和老師曾經有過一個約定,如果我們兩人不能修成正果,我們其中的一個,一定要把我們的故事寫出來……幾年來,沒看到他寫成書。於是我寫了,完成了我們這個心願。”

這個心願的結晶,就是瓊瑤的首部長篇小說《窗外》。

在寫《窗外》之前,其實她也嘗試過寫長篇,但都只是寫了個開頭就中斷了,因為“總覺得心頭熱烘烘的,有件心願未了”。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瓊瑤於25歲那年冬天,終於執筆寫下了自己18、9時發生的初戀故事。

《窗外》的前14章節,內容都比較忠於她的真實人生經歷,

在瓊瑤看來,此書記錄的是她生命中最強烈的故事。

很多年之後,她似乎都沒有完全釋懷,為初戀寫下了這樣一首歌《魂牽夢也系》:“見也不容易,別也不容易,相對兩無言,淚灑相思地……”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筆者第一次翻閱瓊瑤的小說《窗外》,大約是在21世紀初的時候。

但那時只看到隻言片語,就沒有再讀下去。

只因為,

從字裡行間發覺了《窗外》是一個師生戀故事,

不由地將自己那些嚴肅、稍顯死板的男老師們代入了男主“康南”,再加上受世俗觀念影響,便越翻看越覺得不適,索性就放下了。

當時怎料到,若干年後當我再看瓊瑤這本小說,並在同期看了林青霞主演的電影《窗外》,竟徹底被曾經不齒的“師生戀”打動。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為什麼呢?首先,康南這個人物完全打破了我對中學老師的刻板印象。

外貌上,他是相當有氣質的——“寬寬的前額,濃而微蹙的眉毛,那對如海般深奧而不可測的眼睛,帶著智慧與高傲的神采,那彎曲如弓的嘴邊,有著倔強自負的堅定。”

長成這樣已經算是很難得了!他卻還有出眾的才氣,詩詞歌賦信手拈來,連給學生的作文評語裡都蘊含著詩情畫意。

更重要的是,這位老師有血有肉。

在對學生動心之後,他根本不會像某些影視劇裡的怪蜀黍一樣要去“侵佔”少女的身體,而是愛得深情又剋制,生怕自己“害了”女學生;

他年齡雖四十有四了,內裡卻不乏天真的心境,有一雙“會流淚的眼睛”,還會在陷入愛情時變得“心態停留在十八歲”——沒辦法改本子,沒辦法做一切的事,渴求又恐懼,有了從未有過的脆弱……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其次,我覺得這個故事打動人之處在於,震撼人心。它講述了一段違背常理的感情,以及動情之人的不由自主,“

當愛情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注意,而當我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愛得很深了。

還有,它展現了一段特殊愛情路上的重重阻礙,如父母的反對,社會輿論的壓力……連書中最離經叛道的程鑫雯(女主江雁容的好友),都會去指責愛上學生的康南是“沒人格沒良心”的。

最終,康南老師為那場不被大眾接納的愛情付出了巨大代價,他失去了尊敬、愛戴,也失去了體面的工作,與貧困、孤單為伴,變成了“行屍走肉”般的人。

故事結局的蒼涼,令人唏噓,也讓人禁不住去思考和追問:“超越年齡的愛,就有罪嗎?”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因知道《窗外》來源於現實,有顆八卦心的我在看完書籍和電影后,

關心起了康南原型人物的命運。

可是在一番搜尋後我發現,網上關於他的資料甚少,且基本未標註來源,使得一些相關內容顯得不夠真實可信。

但也有讓我覺得很可信的,比如女作家陳若曦的一篇《同學“瓊瑤”》(這女作家是瓊瑤初中時的同學),其中有用寥寥幾筆記下了瓊瑤與國文老師的後續故事。

大致情節是:瓊瑤與老師分開後,陳若曦代瓊瑤去男方家裡歸還了一件信物,匆匆一瞥中,陳對他的印象不錯。

第二年,陳若曦的同學在臺南街上又撞見了這位老師,當時他的面容已憔悴蒼老,令人同情。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不過呢,在網上傳播度比較高的有關康南原型的故事,並非是陳若曦寫下的這個,而是另一個,也請聽我簡單道來。

1967年或1968年,瓊瑤準備與同學一道探望病中的蔣仁(傳說中的瓊瑤初戀叫這名字),但後來她被一些事羈絆著,沒去成,便讓同學帶去了親筆信以及2000元錢。她在信中承諾,會每個月給老師寄錢。

之後,瓊瑤真的每月寄錢給蔣仁,蔣仁沒有花掉這些錢,而是將它們存了起來,然後給自己做了一件壽衣,並對朋友說:

“我要穿著這件凝聚了感情的壽衣離開人世。”

約在1979年,66歲的蔣仁離世,

駕鶴西去時他如願

穿上了他自己定做的壽衣。

不可否認這個傳說真的很動人,原文寫得也有板有眼,具體詳細,挺像那麼一回事,但對於真實性,目前不得而知。

然而即便它是杜撰,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窗外》的影響力。就如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故事,會引發雜誌社去編造演員徐少華與朱琳有過纏綿悱惻的過去一樣。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窗外》絕不是瓊瑤的自嗨。

據說,在

1963年-1988年,

它的

影響力遍及整個中文世界,引爆過社會話題

而且,在瓊瑤那本自傳上,也能看出

小說《窗外》在那個年代的銷量很不錯(如下圖)。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我想,任何一個文藝作品能紅,都不可能僅僅是因它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往往,火的作品都有個共性——

強有力地撥動了人們的心靈

《窗外》即是如此。

看時,我們可能會被瓊瑤代入到她的世界裡,對其筆下人物康南和江雁容產生共情,理解並認同他們。而不會像真實世界中她的身邊人那樣,去排斥、鄙視那一段突破常規的愛情。

因此我又想起了村上春樹的話:往自己內心深處打一口井,只要這口井打得足夠深,深到最深的地方,就會將我們和別人連線到一起。

有時,瓊瑤堪稱“打井人

,她能用文字將讀者、觀眾的心,和她自己的連線在一起。這樣一來,一些原本令人們匪夷所思的,就變得比較能被理解了。

故事,真的是這個世界的解藥。

瓊瑤的初戀,曾被拍成《窗外》,電影之外的真實後續是怎樣呢?

作者:肖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