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杜德源《安濟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歷史中,像一顆明珠一樣熠熠生光。古代中國在很多藝術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創造力。中國的陶瓷,胎薄如紙,胎色如雪;中國的書畫,筆走龍蛇,風骨峭峻。而中國古代建築也是中國的一絕。從故宮到大雁塔,從蘇州園林到頤和園,甚至是在歷史中被毀壞的圓明園,都能從中體會到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橋是一種很特殊的建築,它的實用價值往往遮住了它的藝術價值。它扮演著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承載著人們給予它的重量,為人們提供便利,用自己的方式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就是一座歷經千年風霜的橋樑——趙州橋。

趙州橋被人們所熟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上學時會學到一篇關於趙州橋的文章,而從文章中,就能體會到趙州橋那獨特的魅力。歷經1300年滄桑變幻的趙州橋,曾經多次損壞,幾經修繕才得以維持到今天。但是在62年前的一次修繕中,趙州橋“消失”了,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說起趙州橋,就不得不提它的建造者李春。關於李春史書上並無太多的詳細的記載,只能依靠他付出心血的趙州橋窺探一二。在建造趙州橋時,李春不但設計獨特,而且科學合理。他採用圓弧形,可以方便路人透過,有別於之前形式優美卻不便車馬通行的半圓形。透過採用敞肩拱,李春不但使得橋樑本身更加穩定合理,而且減少了建築材料的使用。這種敞肩圓弧拱形式結構,比西方早了600餘年。李春還做到了選址科學合理,選取以粗砂為根基的地方建造橋樑,不僅提升了承重能力,更加強了橋樑自身穩定性。而正是李春種種合理並具有創造性的想法,使得趙州橋不僅具有極好的實用價值,更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李春可以說是中國,甚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樑專家,而他所建造的趙州橋也是世界現存橋樑中時間最久、跨度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即使是這樣的橋樑,也不可能永遠不被損害,趙州橋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修繕。

據史料記載,趙州橋的第一次修繕是在唐朝貞元八年(公元792年),此時趙州橋已經經歷了200年的歲月。因為大水沖壞了橋一側的金剛牆,使得小拱有崩裂的現象,於是用補石重砌的辦法,成功修復了趙州橋,並保持原貌。第二次修繕是在宋代,此時的趙州橋出現了側傾的現象,在眾多工匠的努力下,將其扶正復原。之後又經歷明朝四次修繕,清朝一次修繕,趙州橋才得以儲存到近代。

在1933年,梁思成先生對趙州橋進行了詳細的考察記錄。在考察過程中,梁思成先生髮現了趙州橋存在不小的損壞,建議當時的政府對其進行修復,奈何石沉大海,沒有音信。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趙州橋的修復工作才落到實處。

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在經過前期一系列詳盡的考察測繪之後,多個部門進行商討,最終決定採用原來的護拱石、鉤石、腰鐵、鐵拉桿和收分五種做法,並加入當時先進的工業技術,使其更加安全和長久。在1955年,趙州橋修繕工程開始施工,於1958年,趙州橋修繕完成。

那為什麼又說趙州橋“消失”了呢?原因就在於,由於趙州橋年代太久,能夠使用的舊材料不多,再加上使用了眾多現代工藝,這幾乎是對趙州橋的重建。現代工藝重現了趙州橋的原貌,卻不再承載它曾經的歷史,而這也讓歷史中的趙州橋消失了,剩下了是一座“嶄新”的橋樑。在1963年,曾經考察過趙州橋的梁思成先生就對這樣的修繕結果不滿意,並向有關部門表達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對古文物建築的現代翻新是對其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嚴重損害。趙州橋的翻新,成為他心目中的一個遺憾。

趙州橋歷經1300年的滄桑,卻在62年前徹底“消失”,為何?

隨著歲月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許多中國偉大的建築藝術結晶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只能通過歷史留下的隻言片語,才能窺探到它們的風采。為了減少這種遺憾,國家對於文物的保護和修復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採取的方式,是否還有待商榷,應當避免像鎮海吼和趙州橋這類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