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文物 | 臂擱是幹什麼用的?

看見文物 | 臂擱是幹什麼用的?

陶器的形成,源於對火的應用和對粘土的認識。火在生產活動中的長期使用,使古人逐漸發現成型的黏土經火燒後異常堅硬,不易損壞而且耐水。從此,經火燒製的各種陶器便成為古代先民數千年生活必需品。陶器長期廣泛應用於古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凝聚了古代先民最樸素的審美情趣和愛好,是先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山東地區最早發現的陶器距今已有八千餘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後李文化時期。這個時期製陶業尚不成熟,陶形有釜、罐、缽等幾種。到北辛文化時期,陶器仍以手製成型為主,故製造的陶器也不太規整。

陶器製造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製作方法、器皿造型、紋飾圖案,還是色彩的運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現了鬹、高柄杯、豆、背壺、鏤孔器座等新器型,其中背壺和鏤孔器座是這個時期的兩種代表性器物。

陶鬹(guī)於1960年在山東濰坊姚官莊出土,是一種炊、飲兩用的陶製器具,主要用於燉煮羹湯鑊溫酒,做好後作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這種器具主要流行於新石器時代。

這件橙黃陶乳釘紋鬹長流高頸,三袋足支撐器身,呈俯臥狀,前面兩袋足似前肢,後袋足極肥大,似器身及尾。頸身間由一繩紋鋬相連。整器製作規整,外表打磨的光潤細膩,充分顯示出製作者嫻熟製作技藝。流暢的輪廓和恰如其分的區域性裝飾,使造型活潑和諧,類似一隻昂首伸喙的鳥,雄偉而生動,達到了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目前館藏於山東博物館,是山博的鎮館之寶之一。

這種陶鬹的器型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有三個足;第二個是器身上有柄可以拿;第三個是器口呈鳥喙形狀。《說文·鬲部》:“鬹,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於燉煮羹湯鑊溫酒,做好後作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記者:

路雪

責編:

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