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樹洞|無論如何選擇,無法“既要……又要……”

樹洞提問:

當媽媽的生死交到我手上,我有做錯嗎?媽媽65歲三高常伴二三十年,一個月前媽媽腦出血叫了120,到醫院後確診腦疝,醫生說做手術有可能下不了手術檯,最好的結果也是植物人。我當時很害怕,自知經濟上負擔不起一個植物人哪怕一兩年的費用,父親重病也不好打電話跟他商量。最後我決定拒絕手術,那一刻我很無奈,幾天後媽媽去世,反而覺得鬆了一口氣。現在我時常會想起媽媽,雖說媽媽在昏迷中離去也算是少受罪,但刷到網上有的病例術後康復得不錯,我又羨慕又自責,我到底有沒有扼殺了她醒來的機會,做這個決定能讓活著的人經濟不受影響,但內疚、無奈一直伴隨著我,失去媽媽的愛還不適應。

情感樹洞|無論如何選擇,無法“既要……又要……”

本期心理專家團專家蔣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賽林納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

“責任人”這個詞最近高頻出現,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當然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道理一點沒錯,但責任的重量與滋味,身處其中才能體會。像提問者這樣,成了“至親生死的責任人”,要承受的壓力更是巨大而複雜。壓力的核心是趨避衝突,即“趨利避害”(人的本能)的兩難,大體如下:

提問者拒絕手術——利,經濟成本和照護負擔的減除,母親可能存在的痛苦的減除;害,陷入道德批判(大部分屬於自我批判),母親可能存在的康復機會的喪失,依戀關係的(主動)斷裂。

提問者選擇手術——利,母親生命與依戀關係的存續,母親可能康復,道德滿足;害,巨大的經濟成本與照護負擔,母親可能痛苦,生活質量改變。

可見,無論如何選擇,利益與風險(或創傷)都是並存的。人的痛苦往往來自“既要……又要……”,想獲得所有利益,不想要任何負面結果,這是趨利避害本能附帶的特性。

“責任人”的另一個壓力或痛苦,來自“無法遷怒”。提問者盡其所能不去影響父親,承擔了“第一”也是”唯一”的責任,這使得提問者失去了遷怒、抱怨的出口。遷怒和抱怨雖不好,有時也能釋放壓力。獨自博弈、獨自承受,聚集的壓力和孤獨的痛苦,確實難捱。

情感樹洞|無論如何選擇,無法“既要……又要……”

所以,“責任人”需要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去獲得內心的寧靜,這是紓解壓力、協調認知的過程,也是自我重建的過程。在(最好)尋求專業幫助的同時,嘗試從以下幾方面,為自己樹立信念:

“母親總會離去”

人有生老病死,無論由誰、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最終的離別都是不可改變的必然結果。試著將母親的生死和手術分離開來,接受這是離別的無數種可能——某個時間、某個形式中的一種,會逐漸釋然。

“愛不會失去”

母親去世不等於“失去媽媽的愛”,將注意力轉移到愛的記憶中,確認母親六十多年的生命、與自己數十年相處中的價值,將這些價值轉化為自己愛的能力。

“活著,做更好的責任人”

帶著愛的能力,好好活著。不再查詢相關病例,停止對這一事件的思索,不把今後人生中的任何事件與之進行聯絡。關注自己的生活,完善、強化自己的現實功能,好好活著。一切都會被適應、被習慣,更多的責任也會到來。屆時即使仍有衝突、痛苦,你也一定能更好地承擔,因為你捱過的艱難體驗,是不可替代的成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