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2

1

3

在悠遠的 1300 年前,一位年方二八的和尚獨自一人,素衣精裝,“偷渡”出國,一路向西,不問出息,不問歸期。

19 年時刻,他的腳印踏遍 110 個國家,5 萬里行程,他翻譯的佛經,達到了 47 部,1335 卷。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果。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幾百年後,前史逐漸變成傳奇,變成神話。簡直一切中國人都知道,一隻三頭六臂的山公,帶著一隻豬和一匹馬,守護著文雅窩囊的師父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

它成果了美猴王,卻毀了唐玄奘。

《西遊記》在幾百年的前史激流中變成經典,實在的玄奘卻越走越遠,只留下一個在漫漫黃沙中踽踽獨行的孤影。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玄奘原名陳禕(yī),落髮後法號玄奘,出世官宦世家,今河南洛陽人。

幼年時,玄奘便跟從爸爸習《孝經》等儒家典籍,自小在儒學的薰陶下,悟通經典,愛古尚賢。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但是幼年的無憂轉瞬即逝。五歲時,媽媽撒手人寰;十歲時,辭官隱退的爸爸又駕鶴西去,一時家中劇變。

家道中落,二哥度入空門,10 歲的玄奘便跟從兄長踏入佛門,旁聽佛經,從此與佛門結下不解之緣。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或許,是幼年的意外讓他過早地感知到人生無常,世事悲歡,年紀輕輕便懂得悲天憫人。

禪坐蒲團,孤燈黃卷,木魚篤篤輕敲,深深淺淺地激盪著他的心靈。

早熟的玄奘頓覺,洛陽寺院的單調日子十分合適自個的天分。一個低眉,一個回眸,就了悟禪意。

他的血液裡,流淌著佛性與慧根。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13 歲那年,隋煬帝親身號令選拔和尚,考試極為嚴厲。

玄奘的年紀不合格,只能在門外等候,緣由偶然,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鄭善果發現,遂問:你緣何想落髮?

玄奘答曰: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意為願傳承佛法,普渡眾生。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領悟,這孩子,莫不是天然生成與佛有緣?

鄭善果“深嘉其志,又賢其器貌”,玄奘被破格錄取。

以後玄奘於洛陽淨土寺剃度落髮,從此放棄人生百味,五蘊皆空,六塵非有。

他跟從法師研讀經文,在洛陽寺廟稠密的梵學空氣中逐漸長大。

玄奘對梵學經典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且見地獨特,一時出名洛陽,宛如今時梵學界的“超級學霸”。

逐漸地,寺廟的典籍已不能滿意他,玄奘便開端了 7 年遊學生計,策杖攀籮,訪山問道,訪問許多高僧大德,企圖完全讀懂佛法。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他被譽為佛門的“千里之駒”,迷惑卻不斷增加。

“佛的賦性是什麼?俗人終究能否成佛?”

其時的釋教典籍譯本不明朗,存在許多翻譯誤解,不流暢難明,也沒有一個高僧的解說,能使他服氣。

於玄奘而言,這是源於和尚靈魂深處的悵惘,這將是他終身的糾纏。

爾後的餘生,他都在尋覓生命的含義,尋覓他心中的佛。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晨鐘暮鼓,手捧經卷,耳聽梵音,食髓知味,性空了悟,一日又一日。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有一天,玄奘在長安碰到了來自印度的高僧波頗大師,言談間,印度梵學的才智,梵學發源地的魅力早已使他心嚮往之。

面臨他心中迴旋扭轉已久的迷惑,波頗大師言:

大唐以西的那爛陀寺有位戒賢大師,或能解你之惑。

那爛陀寺,乃其時國際最威望顯赫的梵學聖地,遠在釋教的發源地天竺。

玄奘心如明鏡,印度高僧能不遠萬里遠赴華夏,我何不西行求法?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他立馬上書唐太宗,懇求西行,但其時邊關戰事連連,朝廷對出入關控制威嚴,出行懇求未獲同意。

但玄奘心志已定,一邊修禪,一邊等候出行的時機。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2 年後,災荒迸發,很多難民出逃長安城,他混跡在難民中倉促出了城,一路向西。

這與《西遊記》中描繪的大有不一樣,他沒有和大唐皇帝結為朋友,也沒有浩浩湯湯的送別部隊。

一個包袱,一雙草鞋,一匹瘦馬,一顆禪心,就是悉數行囊。

誰都聽過玄奘大名, 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多少人

沒有出關文書,玄奘的西天取經之路一開端就蒙上了“不合法偷渡”的名號,一度被通緝,這一路註定要歷盡磨難。

西行之路黃沙漫漫,眼力所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