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廣州電影《點點星光》——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所有熱愛電影的人們都不應該是首先追求名和利的,譬如這部影片《點點星光》。也許你想象不到會有如此充滿精神生活然卻物質貧乏的故事。

這部取材自距廣州不到一百公里的花都群山中的一間外來工子弟小學的影片,給我們帶來了清新的南風和溫情的暖意,以及驚喜的希冀。而它淳樸的故事,平實的手法,轉折而動人的電影鏡頭,讓我們彷彿看到了熟悉的世界經典名片《放牛班的春天》。

所有熱愛電影的人們都不應該是首先追求名和利的,譬如這部影片《點點星光》。也許你想象不到會有如此充滿精神生活然卻物質貧乏的故事。什麼叫充實的精神生活?為什麼它又發生在物質貧乏的環境當中?電影是為心靈而書寫的,這就是《點點星光》在質樸的畫面背後告訴我們的一切。

憑著它,我們就值得為廣州這座奉獻出默默激情的城市感到驕傲。把關於兒童的電影對準貧困的環境是世界電影的慣例,這部電影描寫的貧困直擊人的心扉。這種貧困是一般的物質貧乏不能比擬的,因為影片描寫的是一群外來工孩子感情上的困惑。

影片就是如此提供出了一個鎖定我們情感閘門的情景。孩子們的父母在一百公里之外艱苦地謀生,而他們的家鄉有的更在千里之外。在中國社會已經邁入嶄新世紀之時,還有無數需要為此付出和趕上時代的家庭,就是如此艱窘地奉獻與奮鬥。

世界上任何現實主義影片都沒有接觸過這樣普通的題材與普遍的故事。它的故事如果沒有更加豐滿的聯想和時代的烙印,也許並非深刻。但是,當下中國已經在扶貧的旗幟下將社會感情的關愛傾注入了這個極其特殊而廣大的弱勢群體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陽光,帶著他們苦澀的童年歲月又灑落在了我們的胸懷。

我們此刻便當然地會為長年生存於家庭離散、父母艱辛、獨自成長的這個“外來工孩子群落”而油然生出肅然的關注。影片的底色就這樣源自社會的背景,沒有一丁點虛偽,沒有一丁點憐憫,沒有一丁點造作。

有什麼呢?影片的角度是一個沒有出處的體育老師杜老師帶領著這群孩子在已經沒有任何球場操場的校園裡闖出生天。他們成為了跳繩國際比賽的冠軍,而且這個絕非虛構的故事,真實地來自廣州的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這些從迪拜國際比賽中力攬多項冠軍的孩子——至今仍舊在這所沒有運動場地的外來工子弟學校。

真實的魅力就是這部《點點星光》的第一道風景。比真實更真實的是,與《放牛班的春天》中所塑造的少年們不同,那裡的孩子被愛而釋放出了音樂的天分;而《點點星光》中的少年們是被相信、被信念而激發,進而彌合了被命運撕裂的人生。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發生著巨大的社會流動。這個流動既是向上的,也可能是向下的。這是所有被撕裂的家庭最直接變化的根源。向上流動的願望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也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裂變。而向下的流動則直接粉粹了底層人們的希望,這是可怕的現實,但這是現實。

片中最多筆墨的兩個家庭,一個是父親自暴自棄、母親離家出走的,孩子叫任宇翔。另一個是父母均在深圳做地盤工,只有多病的爺爺在陪伴的雙胞胎,叫江海和江河。這是一個群體的故事,但是編劇和導演挑出了來自兩個家庭的三個孩子,集中筆墨予以刻畫。三個孩子的故事各有精彩,生動異常,帶出了整個跳繩隊精神成長的心路歷程。

還有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女孩方小琴,父親一再要求她退學,而跳繩隊的生活與奮鬥給了女孩子抗爭並堅持讀書的勇氣。這是一條輔助的線索,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了外來工階層如此艱難的現實生活,看到了社會和時代充滿曲折的掙扎與進步,看到了每一點成功的來之不易和一部少年奮鬥電影的光芒——哪怕只是點點星光。

應該落筆的,影片一點都沒有少。首先是杜老師與孩子們的關係。影片帷幕初起,杜老師面目猙獰,凶神惡煞。這與《放牛班的春天》截然相反。這就是生活的猙獰,這才是人生的險峻。杜老師作為影片藝術的基調而存在,這個基調就是在當下這個時代,每一個人哪怕還只是孩子,都要經歷嚴酷風雨的洗禮。所以杜老師難以苟且,難以言笑。

影片三不假:孩子們家庭環境不假,沒有廣州城裡家庭給與孩子的嬌生慣養;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不假,沒有過程苦中苦,就沒有成功的樂中樂;老師的形象塑造不假,除了上述的作為影片基調的塑造,還有則是一個活生生的男人的刀子嘴豆腐心。

最後因為妻子的要求,在孩子們要去迪拜參加世界大賽時,杜老師無法一起前去而被迫悄悄離開他們。孩子們知道後跳下往機場去的大巴,返身追向離去的杜老師,杜老師這個剛強的硬漢站在船頭剎那間心潮澎湃。

影片畫面漸漸拉開,同學們一起在岸上跳起比賽的動作,師生相送,教練和運動員相送,心與心相送,畫面逐漸拉遠,而且模糊。這樣的場景沒有一丁點渲染,也已經不需要一點點渲染。

同樣不少的是孩子們的家庭生活,感人的細節也比比皆是。任宇翔在母親出走上海之後,獨自與借酒澆愁的父親度日,他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眺望天空,追著每一架飛過的航班大聲地喊叫媽媽回家或者問飛機聽到我嗎。

任宇翔的少年就是這樣地度過,但命運沒有讓他這樣地度過,因為他加入了杜老師的跳繩隊,而且他發現了自己的天賦。當他靜下心來的時候,當他專心致志地跳繩的時候,他能夠聽到繩子“說話”。他把這個秘籍傳給了江海江河雙胞胎,而自己則成為了這支隊伍的靈魂。

在他成為世界冠軍後,父親一如既往做著貪小便宜的營生,但是村裡人已經認為這是世界冠軍的父親,“世界冠軍不會騙人!”父親聽到後居然開始改變自己。

任宇翔終於盼到了歸來的母親,他的成長故事令千里之外的母親返回來看望他,也因此他的童年與少年時代的傷疤在獨立的成長中得到彌縫。

任宇翔的故事有一種聖潔的意義。雙胞胎的江海和江河是另一種聖潔。他們外在的是目睹了爺爺的去世,在父母回去打工後他們又重新成為相依為命的“孤兒”。

同樣,命運沒有讓他們成為孤兒,因為他們選擇了跳繩隊,並且在期間得到了杜老師的教誨,不光是跳繩的技藝,而且是做人。在全市爭奪冠軍的比賽中,江海替代受傷的江河出賽,杜老師開始沒有認出他們,裁判以及工作人員也沒認出他們,但是杜老師說可以輸賽,不可以輸人!這一對平日你爭我奪各自好勝的雙胞胎的後續故事越加精彩,雙雙成才。

“比學會跳繩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的細節鋪墊,貫穿全片,又毫不刻意而是順手拈來,使得這部影片的品相較之於《放牛班的春天》更加厚實。

寫苦難,寫人性,寫道義,寫畫龍點睛的橋段,要歷經藝術的訓練和思想的磨鍊。我不知道《點點星光》的編劇和導演曾經有過怎樣的陶冶,至少知道現在我並不認識和了解他們。

誠如上述,優秀影片都要有一種跳出套路的追求,如果它就是為了寫外來工子弟歷經奮鬥戰勝命運,套路就淺薄了。如果它沉下心讚美基本人性、平樸地謳歌普遍人性,一如《點點星光》和《放牛班的春天》那樣拍出美好人性,它就成功了。

廣州花東鎮七星小學跳繩隊的故事的被挖掘,起因就是這個體育老師的成就,成就就是把孩子們帶到了國際大賽中並且摘得27個世界冠軍的勝利。而影片卻僅僅將這個矚目的成功作為了一場場人性成長、青春艱難飛揚的故事平臺而非主線。

杜老師、任宇翔、江海江河、方小琴每一個鮮活的人物所以成功,也許在於這支創作團隊根本不是影藝圈中混跡江湖、滿身油膩的鼠輩,而是真正為著創作一部藝術上感人的電影而努力的人們。所以影片沒有任何花架子,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特效,卻有著青澀的誠摯和踏實的謙虛。

《點點星光》的難得經驗還包括以生活原型為故事藍本。電影是造夢的,但是造夢要有可信度。來自原型的電影其真實可信本身已經有著感人的背書,這一點彌足可貴。說明造夢與真實有著一條秘密的通道,走好了,電影的藝術成功就手到擒來。精彩的原型,這是無法複製的,而無法複製的創作,是任何懷疑也難以打破的。

從2017到2020年廣州電影創作不斷出現成功的奇蹟,我們看到了《掬水月在手》、《白蛇傳。情》、《刑場上的婚禮》、《田園時代》和《點點星光》以及等待上映的《瑞喜愛小白》等不俗的影片。廣州電影,廣東電影,繼續加油!

作者:趙軍

來泊:中國電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