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失敗的刺客,卻一箭射出一個超級諸侯國

刺客,在中國古代有著相當漫長的歷史,每逢亂世便會有大批刺客的湧現“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還。”荊軻刺秦的故事廣為人知,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出於土地掠奪、地位相爭,刺客時常作為非常手段活躍在各國政治舞臺上。齊國一位刺客,箭術稀鬆平常,卻一箭射出了齊國霸業。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失敗的刺客,卻一箭射出一個超級諸侯國

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公孫無知被殺齊國內亂,一時間國君寶座空懸。躲在莒國避難的齊國公子姜小白和躲在魯國避難的公子糾兩人得到訊息後,馬不停蹄地趕回齊國。因為誰先回到齊國,就意味著誰即位當國君!這個訊息對於兩個雄心勃勃的齊國貴公子而言,無疑是天大的誘惑,速度決定著命運,二人日夜兼程不敢有片刻停歇。此時此刻如果你認為速度快的一方勝算大的話那就太天真了,這不符合春秋亂世爾虞我詐的時代特徵。公子小白在從莒國趕往齊國的途中被路邊的伏兵一箭射中,倒在了馬車中,國君寶座的天平滑向了公子糾一方。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失敗的刺客,卻一箭射出一個超級諸侯國

這個埋伏路邊行刺的刺客就是管仲,他將公子小白一箭射死後向魯國傳去捷報,於是魯國鬆了一口氣,不緊不慢頗具貴族風範地送公子糾回齊國當國君。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公子糾到達齊國時,公子小白已經即位成為齊國國君,也就是齊桓公。原來當初管仲一箭射在了公子小白衣服的帶鉤上,公子小白裝死騙過管仲快馬加鞭回到齊國當上了國君。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失敗的刺客,卻一箭射出一個超級諸侯國

不得不說管仲當丞相那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數一數二的高階政客,這充當起刺客來水平還真馬馬虎虎。春秋戰國時期刺客如雲,專諸刺吳王一舉功成,為吳王闔廬稱霸諸侯掃清障礙;荊軻刺秦王雖然失敗,到底也讓秦王“被八創”,倒也悲壯。可管仲這一箭也太有喜劇感了,愣生生射到人家帶鉤上,這機率可以稱得上奇蹟了。果然術業有專攻,當丞相的幹不了刺客這行當,管仲可以說是春秋刺客中最失敗的一位。但是歷史總是富有戲劇性,正是因為管仲這一箭射偏,才有了齊桓公稱霸中原的諸侯霸業,而管仲正是齊桓公的第一重臣。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失敗的刺客,卻一箭射出一個超級諸侯國

齊桓公和管仲的君臣美談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的齊桓公如回起用想要殺死自己的管仲,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鮑叔牙的極力推薦。

鮑叔牙和管仲是好友,而管仲和齊桓公又有一箭之仇,鮑叔牙的立場可謂尷尬至極,那麼齊桓公為何要聽取鮑叔牙的意見呢?這關鍵在於鮑叔牙的身份,在公孫無知殺掉齊襄王自力為王后齊國一片混亂,小白等幾位公子性命岌岌可危,是鮑叔牙帶著齊桓公逃到莒國避難,時機成熟時又護送其回國登上君位。鮑叔牙對齊桓公而言就像諸葛亮相之於劉禪,有輔助之恩,他的話語很有分量。同時鮑叔牙言辭十分懇切,據《史記》記載:“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鮑叔牙本應是齊桓公身邊第一重臣,卻願意讓管仲代替自己輔佐君主,這樣的理由無法拒絕。

其次在於齊國的政治局勢。

公孫無知篡位期間,公子小白、公子糾都逃亡在外,後來大臣雍林等人殺死公孫無知齊國朝野混亂。這個期間齊國的政權掌握在大臣手中,剛剛回國即位的齊桓公根基不穩,手中並沒有實際權力,急需培植自己的親信,將權力聚集起來。公子糾已死,管仲已經沒有政治依靠,且本身頗具才學,加之鮑叔牙和管仲的至深交情,管仲成為齊桓公實現霸業的不二人選。

作為刺客管仲沒能一箭射死齊桓公,謀劃失敗十分可惜。作為一位千古名相,齊桓公無疑是他值得盡力輔佐的明君。幸好管仲當初的一箭沒有射中,才有了後來君臣二人共同開創齊國霸業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