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養生館都有“坑”!桂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醒:消費時要擦亮眼,維權記得存好證據

如今不少養生、美容等專案深受人們青睞,殊不知,你以為能“養生”、“美容”的一些專案,實則在“傷身”。近期,有市民向衛監部門反映,一家理療館涉嫌非法行醫,為顧客開展扎針放血治療,最終這家理療館受到查處。

記者從市衛監部門瞭解到,近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在查處類似的非法行醫案件。執法人員發現一些所謂的理療館、養生館、美容院都有“坑”,在此提醒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理療“坑”:

“三無醫師”給顧客放血治療

9月底,永福縣居民張女士有些身體疲累,朋友就介紹她到該縣三皇鎮果蔬市場旁邊一家名叫“健康理療”的理療館做理療。

張女士到店後,理療館的老闆只是簡單看了一下她的面相,就說張女士身上溼氣重、毒素堆積,要拔個血罐治療。

據稱,拔血罐要先用放血針刺破人體背部表皮,然後用拔罐器拔出血來。“店裡的衛生環境一般,理療用具也簡陋,要是這裡放血,傷口可能容易被感染。”張女士感覺這種理療方法存在安全隱患,便離開了。隨後,張女士向永福縣衛監所舉報了此事,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對該理療館進行了查處。

據永福縣衛監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天執法人員檢查時,該理療館內擺放有梅花針、一次性棉籤和採血針等,經營者黃某還在幫一名顧客開展扎針放血治療。經調查,該理療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黃某既沒有取得醫師資格,也沒有學過醫療相關的知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的相關規定,扎針放血的治療方法,屬於醫療診療行為,該理療館已經涉嫌非法行醫。黃某被責令停止一切醫療診療活動,並立案查處。

祛斑“坑”:

鐳射治療致眼傷

2021年5月,七星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非法行醫案件。市內一家美容機構的“醫美技師”在為消費者劉女士進行鐳射祛斑治療時,操作不慎,導致鐳射擊傷其左眼。劉女士視網膜出血裂孔、玻璃體積血,視力下降,眼傷甚至已構成盲目4級,屬重傷二級,人體損傷八級殘疾。

之後,劉女士來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查詢該機構的相關資質,得到的答覆是:該機構及治療師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後又瞭解到,該美容機構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甚至連店面名稱都沒有。

為維護自身權益,劉女士報了警,該機構因涉嫌非法行醫,法人被七星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並訴至法院。嫌疑人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美容“坑”:

打一針臉腫一個月

市民李女士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踩“坑”的經歷。

李女士原來一直在七星區一家名為“纖絲美髮”的理髮店美髮,和店主也十分熟悉。2021年12月,理髮店老闆突然向她推薦店裡的新服務——打水光針,且價格比市場價便宜。出於信任,李女士答應嘗試打一針。不料,打針後沒多久,李女士就覺得面部紅腫,向理髮店老闆反映後被告知是正常情況。半個月過去,李女士面部紅腫仍沒見好,她打算前去維權,結果發現理髮店已關門。

李女士去醫院檢查得知,自己面部因為注射傷口未處理好,一直感染髮炎。經過近一個月治療,其面部紅腫才消除。

消費“坑”:

預付消費、推銷產品暗藏風險

除了消費者身體可能造成直接損害的“坑”外,還有一些“坑”也需要提防。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預付費”陷阱。家住八里街的市民莫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受騙經歷。莫女士說,她家附近有一家名為“美惠”的美容店。她說,自己當時在店裡充了近2000元,一個月去保養2次。可2021年春節過後,她突然發現這家店關門了,此前充值的錢也打了水漂。

據衛監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些美容院、養生館還會向顧客推銷“美容用品”、“養生藥酒”等產品,但其中不少都是“三無”產品,市民需要注意提防。

■消費提示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消費時要擦亮眼

維權記得存好證據

“近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在查處類似的非法行醫案件。而簡單來說,普通消費者要防止類似侵害,關鍵點就是‘消費時要擦亮眼,維權記得存好證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據介紹,目前“非法行醫”更容易出現在美容和保健行業,因此消費者要了解一些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的區別。

根據相關規定,美容服務機構開展皮下注射、鐳射等醫學美容時,對於人體存在侵入性影響,已經屬於醫療診療行為,必須具備相應資格,同時還要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這類行為專業性比較強,如果消毒不到位,容易造成感染等風險,非醫療人員不能擅自操作。而一般的洗臉、去黑頭則不需要。

如何判定所做專案是否需要取得醫療資質呢?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是否存在侵入皮下,或者需要特殊醫療器材輔助。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醫療美容服務時,一旦發現所做專案屬於“醫療”範疇,一定要認真核實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如果發現沒有對應的資格證書,一定要立即拒絕相關專案,並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如果已經遭受“非法行醫”行為,並遭受侵害時,要保留好相關治療票據,以及接受機構人員治療和溝透過程的錄音、錄影證據,確定執行手術的人員資訊的同時,妥善儲存相關證據用於維權。

對於其他一些“坑”的防範,基本原則也都是一樣的,一方面要靠事前預防,提高警惕性,認真閱讀付費專案介紹,甄別不合格的產品;另一方面,妥善蒐集、儲存證據。記者陸鑫

【來源:桂林生活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