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直是周朝南方的大國,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楚國國君一直與周王室及中原諸侯不睦,很多時候政治活動都被排斥在外,甚至被歧視的稱為南蠻。儘管如此,楚國依然是周朝南方的強國,歷代楚國國君兼併漢水周邊南蠻各族,國力得到不斷增強,成為了中原之外最強的諸侯國。稱霸南蠻後,爭霸中原就成了歷代楚國國君的最高理想。從楚武王自立為王開始,楚國就沒有中斷與中原爭鋒的的行動。經歷了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時代後,與中原諸侯爭霸的活動在楚莊王時代達到了頂峰。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楚成王

楚國熊氏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老師,他的後代在西周初年就是周王室的重臣。熊氏子孫輔佐西周武王、成王、康王三代周天子,因功勞卓著被分封到了漢水流域,建立了楚國。然而他們卻對這次分封非常不滿,因為同朝為臣的姜子牙、周公旦、唐叔虞分封的地方都他們要好。姜子牙封齊國、周公旦封魯國、唐叔虞封唐國(晉國的前身),這些都是中原土地肥沃的地方,人煙也很稠密,極具發展潛力。然而楚國的封地卻在漢水流域,周朝時候正是蠻荒地帶,周邊都是南蠻部落,可謂是窮鄉僻壤,而且危機四伏。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周文王

由於對周王朝分封的不滿,楚國曆代國君與周王室的關係都不太好。西周時侯周王室強大,楚國只能忍氣吞聲。周平王遷都洛陽建立東周後,周王室變得孱弱不堪,楚國便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了。楚國國君本來是周王室分封的子爵爵位,然而楚武王則自封為王,以示自己不在周天子之下。以後歷代楚國國君都延續了稱王的傳統,楚國的關係因而與中原各國勢成水火。楚武王與楚文王時期楚國主要與周邊的南蠻部落爭奪土地和資源,距離中原爭霸還有很遠的距離。楚成王后楚國在漢水流域一家獨大,於是便有了北上稱霸中原的志向。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齊桓公

楚成王的爭霸之路並不順利,他一生中遇到了兩個最大的對手,那便是齊桓公和晉文公。楚成王即位時齊國已經無比強大,楚國不是齊國對手,只能被壓制在漢水以南,成為齊桓公稱霸天下的背景板。齊桓公去世後中原出現權力真空,楚成王在會盟中擊敗宋襄公,與中原諸侯會盟,距離成為真正的霸主只有一步之遙。然而這一步之遙卻成為了天塹,終其一生他也沒有走完這一步。分析楚成王無法成為真正霸主的原因,其重要一點便是楚國僭越稱王的傳統。正是由於這種嚴重違背周朝禮制的行為,使得楚國受到中原各國的排斥和歧視。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宋襄公

在春秋時期真正的稱霸需要完成如下幾個條件。首先是諸侯順,得到中原各諸侯國國君的認同和支援。其次是王室認,稱霸的國君需要得到周天子的冊封,以方伯的爵位統領周朝各大諸侯。第三是大功績,具有拿得出手的巨大功績,以顯示本國的強大。齊桓公和晉文公完全滿足上述三個條件,所以這二位無可爭議的成為春秋霸主。宋襄公先在會盟時被楚成王俘虜,後在戰爭中被楚將成得臣擊敗,自然沒有資格稱霸。秦穆公雖然平定西戎取得很大功績,但在會盟時沒有得到諸侯支援,周王室顧忌晉國也沒有封秦穆公為方伯,所以他也不能算霸主。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秦穆公

楚成王與秦穆公的情況相似,而且楚國基礎條件比秦國好,可是僭越稱王的傳統卻成了楚成王巨大的拖累。楚成王在順諸侯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憑藉楚國的強大武力壓制得周邊諸侯國大氣都不敢喘息,即便是鄭莊公時代強大的鄭國也只能老老實實的低頭歸附。楚國曆代國君對周邊南蠻各族發動戰爭,兼併了大量的土地,使周朝的版圖達到了南海之濱,這種功績也是拿得出手的。然而楚國國君僭越稱王,這不僅受到中原諸侯國的抵制,而且周王室也不可能承認楚國這個自封的王爵,更不可能冊封其為方伯。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周襄王

由於不能受到周天子的冊封,楚成王在統領諸侯時就名不正言不順,很多諸侯國對其都陽奉陰違。每當楚國有事的時候,諸侯國都找理由推脫,否則非得打一仗才聽話,這就讓楚成王這個霸主當得有點水了。楚成王完全是靠著楚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來壓服周邊的諸侯國,對於強大的秦晉齊魯四國完全無法控制,而且次一級的宋國和鄭國也是牆頭草兩邊倒。這些事情讓楚成王只能稱之為盟主,而不能稱之為霸主。楚成王的這種狀態比真正的霸主齊桓公和晉文公就差得太多了,特別是在城濮之戰中敗給晉文公後,他就徹底遠離了中原的紛爭。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晉文公

楚國在楚成王末年到楚莊王初年經歷了一系列混亂後再次崛起,楚莊王將爭霸中原的活動發展到了巔峰。楚莊王時代的楚國比楚成王更加的強大,而對手也沒有了齊桓公和晉文公這樣的強敵,稱霸的阻礙更少。他在位期間先聯合秦國和巴國消滅周邊蠻族各國,然後又以“勤王”名義兵鋒推進到洛陽城外,向周天子和周王室示威。在接見周朝使節王孫滿時發生了“問鼎中原”的事件,對周王室的欺負達到了頂端。然而他還是沒能成為真正的霸主,因為他既沒有受到周王室的冊封,又不敢滅掉周王室,洛陽之行只剩下一個虛名。

匪議東周(二十五)僭越稱王成為楚成王和楚莊王稱霸的最大障礙

楚莊王

楚莊王時代的楚國是最強大的,號稱“並國二十六,益地三千里”,中原諸國在武力上都無法與楚國正面抗衡。陳國和鄭國向楚國臣服自不必說,強大如晉國都在邲之戰中敗北,可見楚國國力之強大。但是兵圍宋國都城九月而不下,打敗晉國卻無力北上,只能聯合齊國制衡晉魯聯盟,這些都顯示出了楚國的力有未逮。總的說來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國立差距還沒有戰國末年那麼大,楚國還無法做到同時打兩場大規模戰爭,所以對周王室只敢示威而無法滅國。同時楚國國內若敖氏的叛亂,周邊南蠻的復起都是對楚莊王的掣肘。因此在不放棄僭越稱王的傳統,又無法滅掉周朝的情況下,楚莊王想成為齊桓公那樣的霸主只能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