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文/似水流年

爆竹的餘音還在耳邊迴盪,煙花的絢麗還在眼前綻放,團圓飯的香味依然在空氣中瀰漫,可無論大街小巷,還是鄉間小路上,卻已經看不到攜帶禮品來來往往走親戚的人群。

青未了|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春節前幾天晚上,和朋友一起鍛鍊,前面兩個人邊走邊聊:“你們走親戚了嗎?我昨天一天就把所有的親戚走完了。”“也走過了,現在走親戚快,開車一天就完事,又不住下吃飯。”我突然意識到:春節馬上來了,我也該去看看我那為數不多的幾位長輩親人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身邊的老年親人越來越少,姑姑和姑父相繼離世,大舅也在幾年前去世,兩個舅媽和二舅是每年春節必須要去看望的。於是決定明天回老家看看他們。

臘月二十九,我約好了妹妹,然後和侄女一起去大舅媽家。行駛在那條那條曾經走過無數次,那麼熟悉的鄉間小路上,過去的一幕幕又出現在眼前:

那時我在大舅家所屬的村子裡讀書,每到陰天下雨,就理所當然的去大舅家吃飯,初三那年索性每晚住在他家。慢性子的大舅媽從沒有半點遲疑和嫌棄,那時候,無論晚自習後我回家多晚,大舅媽家院子裡的燈依然亮著。

冬季飯涼得快,一看到我回家,大舅媽總是急急走進廚房先是熱飯,然後盛好讓我快點吃,等我吃好了,她再忙著刷鍋餵豬。往往我已經進入了夢鄉,舅舅家院子裡的燈還是亮著的,舅媽的身影依然在院子裡忙碌……

車子很快駛近院門口,大舅媽聽到車子的喇叭聲,從屋內探出頭來,當看到是我們,她趕緊佝僂著腰背,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來。暖陽下,她的滿頭白髮愈加晃眼,她滿臉的慈祥和微笑漲溢位來。我感覺此時的舅媽比過去更親切,更溫暖。

她招呼我們坐下,然後又忙著幫給我們倒水,我們很自然地聊起了她的身體,聊起了幾個表姐妹的家庭和孩子。久別重逢的高興,讓我們有說不完的話題,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青未了|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我站起來說:“妗子,我們還是走吧,時間不早了。”舅媽也緩緩站起來,她彎著腰背,緊緊地握著我們的手不放,說:“你們一年不來了,今天一定要住下!我現在就去做飯!”

我連忙拉住她,妹妹也說:“妗子,您別忙了,我們還要去二舅家。”(二舅家離大舅家三十多里路)舅媽聽到這裡,緊緊抓住我的手鬆了松說:“要是再去那裡,時間是不早了,那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

舅媽一直握著我的手,把我們送到了大門外,然後又晃了晃說:“以後要常來啊!”我明顯感覺到了她的不捨。我們已經走出很遠,我回頭看看,她撐著彎弓似的背還在寒風中站著……看著白髮飄起的舅媽,我真想留下來再陪陪她。

我突然很想念、很羨慕小時候的走親戚。記憶中,母親每年總要為走親戚認真地計劃好多天。去哪家帶白糖和蜂糕,去哪家帶草糖和開酥,哪家有小孩還要準備幾個糖塊和幾毛錢的壓歲錢。

雖然禮品不多,但是母親總要根據親戚的年齡準備合適的禮品。那時候,雖然車馬很慢,訊息閉塞,物資貧乏,可大家依然來來往往,其樂融融,充溢著濃濃的親情。

那時候,小孩子是最盼望家裡來親戚的。因為只有這時候,家人才捨得把過年醃好的那點豬肉、魚肉拿出來招待客人。

雖然小孩子無緣上座跟著客人一起吃飯,但是,他們會躲在一旁,或者假裝在玩,來來回回地跑來跑去,不住地偷窺著桌上的幾盤菜還剩下多少,同時禁不住嚥下幾次唾液。

記得那時最多也就四盤菜吧,最常見的是菠菜炒雞蛋、白菜燉豬肉、炒綠豆芽。可這在終日吃不到肉的我們眼裡已經是美味佳餚了。

禮品的多少,飯菜的好壞,主人和客人都全不在乎,那種見面的喜悅、那種挽留的熱情、那種至上的親情在我小小的年紀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至今想起仍感覺溫情滿滿。

青未了|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那時候,過年走親就是這樣莊重,這樣充滿了儀式感。走親戚的人群騎著腳踏車穿行在城市街頭、鄉間小路,往往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

如今,不知是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還是人們更講究了做事效率,總是“速”字當先:速凍水餃、快速米飯、速成小火鍋以及各類速成才藝班。

雖然一近春節,人們依然在張羅著走親戚,甚至把走親戚放在了過年的頭等議程,可我總感覺如今的走親戚不知何時開始已經變了味,變得只流於形式而缺少了溫暖;感覺走親戚傳遞的不再是親情,而是那一堆堆各種各樣的禮品。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交通工具也越來越發達,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每到春節,樓前樓後,院裡院外都停滿了車。

因此,過年走親戚也就方便快捷了很多,把禮品塞滿後備箱,發動引擎,十幾分鐘的時間就趕到一親戚家,搬下禮品,走進家門,寒暄幾句,甚至屁股還來不及坐板凳,親戚家人還沒看全,就急著趕往下一家,哪有時間拉家常、問健康?

儘管親戚真誠地極力挽留,可也知道那是枉然,也就只能緊緊地握著手送到車前,然後眼巴巴地望著剛停下的車絕塵而去,很快消失在自己的視野……

青未了|春節期間,“變味”的走親戚

我們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刷影片看網劇,和朋友喝酒、聊天,卻對一年難得見一次的親戚惜時如金。越來越富裕的物質生活、越來越便利的交通、越來越快的生活的節奏,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卻淡漠了人間親情。

來自愚伯的自留地

壹點號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