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辛亥革命以前,駐紮在山西的清軍部隊只有一個新軍混成旅,太原辛亥起義後,由於閻錫山在新軍中掌握的權力和他在當地同盟會會員中享有的威信,他被推舉為新革命政府中的“都督”。為了增加軍隊數量壯大實力,閻錫山參照日本陸軍編制,一個師參編千餘人,由此山西新軍趨於近現代化與正規化,欣欣向榮的晉軍開始嶄露頭角。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一、初掌軍權,整裝待發

閻錫山從日本留學歸國便為自己躋身軍界而積極活動。從閻錫山的表現來看,他主要目的,還在於立足軍界,掌握軍權,以實現孫中山在東京再三囑咐的“以圖大舉”,即發動革命,推翻清政府統治這一遠大目標。

同時,閻錫山積極從山西青年中徵兵,並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鄉民預備軍,定期集中接受進一步的軍事訓練。這支鄉民預備軍的成立使閻節省了供養一大批正規軍的開支,又確保了他有一批經過訓練的十萬人的後備軍。所以山西軍隊的大部分都是民眾的軍隊,也許這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專由駐紮省裡計程車兵組成的部隊。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基於這個原因,並由這位“模範省長”堅持要他計程車兵修補道路,幫助農民在地裡幹活,並償付他們從老百姓那裡取走的東西,所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閻的軍隊似乎比其它許多軍閥所僱傭的貪婪士兵名聲都好。

閻錫山留學回國後的種種活動,不但為爾後的辛亥起義在精神和物質上做了充分的準備,並且逐漸擴大和樹立了他在新軍中的影響,為他在太原首義成功後出任都督奠定了基礎。

而且,正因為他對新軍的有力掌握和對軍事鬥爭形勢的準確判斷,使得太原辛亥起義部署得當,在付出很小代價的情況下,取得了完全勝利。

辛亥革命後,新式的晉軍破繭而出,隨著晉軍的逐漸壯大,使得閻錫山在民國的舞臺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二、投靠袁世凱,韜光養晦求存

袁世凱上臺以後,閻錫山韜光養晦,收斂自己的政治鋒芒,一副平庸之輩的作為,對袁世凱唯命是從。

1912年3月15日,山西都督府組建。因無章可循,北京臨時政府也沒有核定編制,故而“從軍事出發,仿效日本的設施,使軍令與軍政分立,設定了兩個司:參謀司與軍政司。都督府組建後,實施軍隊整編,原有新軍兩標(第85、86標),太原光復後,出於軍事鬥爭的需要,擴充為四標”。

袁世凱專制下,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不惜以卑躬屈膝之態,以屈求伸,才得以保持割據山西的局面,在紛繁亂世中得以生存。

閻錫山雖然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督軍,但袁世凱對閻錫山仍不信任。再加之山西戰略位置十分關鍵,處於京畿重地,幾乎在袁世凱政府的肘腋之間,袁世凱必將閻錫山這個威脅他政權穩定的一大隱患視為眼中釘,避免養虎為患。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為了取得袁世凱的好感,閻錫山特意將晉南鎮守使安排給袁世凱的把兄弟董宗仁,同時又將山西民政長由袁世凱在山西的遠親陳任擔任。但是這些做法並未消除袁世凱對閻錫山的戒備之心,金永作為袁世凱的線人被任命為山西最高行政長官民政長。金永在任職期間大權獨攬,囂張跋扈。他不僅親自兼任山西警備司令部總司令,還建立了7個營的私人武裝。閻錫山裝作碌碌無為之人,將一切軍務大事交給黃國樑,使袁世凱認為閻錫山是個無能之輩。閻錫山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對袁世凱沒有不二之心,力圖將山西軍政大權把控在自己手中。

三、依賴段祺瑞,獨攬軍政大權

1916年袁世凱死後,隱藏在北洋軍閥深層的嫌隙逐漸顯現出來,主要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系。他們之間頻繁發生戰爭,使得生靈塗炭,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為晉軍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時機。袁世凱的死為閻錫山解除了來自北京政府的威脅,之後,閻錫山在以總統黎元洪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為代表的“府院之爭”中,採取了擁護實權人物段祺瑞的立場。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因此,他派遣山西軍隊參與段祺瑞討伐張勳復辟的行動,這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政治聲譽。1917年閻錫山被段祺瑞正式任命為山西省省長。

從此,他放開膽子,大力發展晉軍,經營山西。閻錫山重任山西督軍後,不再採取韜光養晦、明哲保身的做法,首當其衝是收回軍權。

在金永主政山西時,黃國樑獨斷軍事,囂張跋扈,不僅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軍權,還對閻錫山極不尊重。閻錫山重新上任掌權後,迫使他離開山西,留下的旅長職務由孔繁蔚代理。隨後又解除了董崇仁晉南鎮守使的職務,收回孔庚的兵權,南北鎮守使分別由其心腹張培梅、趙戴文擔任,同時金永舊部也被閻錫山改編。

至此,閻錫山終於將山西的軍政大權集於自己一身,從而為實現其政治抱負獲得了重要資本。

夾著尾巴做人:山西王閻錫山,是怎樣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起家的?

1916年山西的軍隊只有兩個混成旅,不過7000餘人,隨即第一次擴軍從1917年8月起,分段進行,一直延續到1923年底,山西地方兵力達10個步兵團、2個騎兵、2個混成團、4個炮兵營,共約2萬人左右。第一次擴軍,晉軍不僅由小而大,力量倍增,而且有了正規的建制和統一的指揮,武器裝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山西地方的軍事基礎初步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