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提起中元節,你瞭解的有多少?是鬼節,還是半夜不宜出門。但你知道麼,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對中元節的一種背叛與遺忘。

作為一個在現代存在感極低但恐怖感極高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真的是被國人誤會了太久了,久到我們現在都已經忘記了中元節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了 。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作為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是首個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

據記載,中國古代的中元節最早起源於7月半的秋嘗祭祖,這個時期是農作物豐收的階段,人們把自己收穫的東西供奉給祖先品嚐,以期望獲得來年的好收成。本質上就是一個祭祖的日子,也是祖先崇拜的一種傳承與發展。

而我們現在所稱的中元節,是源自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在道教中有“三元說”:上元(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中元(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中元節地官赦罪,指在這一天,地府大門大開,眾鬼可以離開地府。尚有家人記得的那些鬼可以回到家中吃飽喝足,而那些已經沒有家人記得的鬼只能在路上亂晃,自行去解決溫飽問題。也許是被家人遺忘的鬼太多了,才會有所謂的那些鬼節禁忌,稱中元節這天晚上不要出門,出門會撞鬼。而那些所謂的能被你撞到的“孤魂野鬼”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個已經被家人遺忘的“可憐人”。

回顧過去,從唐朝到宋朝乃至是清朝時期,詩人們所記載的中元節的夜晚都是非常熱鬧的。從“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到“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這天晚上人們不僅自己會出門,還會帶著小孩一起出門,去賞燈賞月,看戲逛街。尤其是到了宋代,在中元節這一天,還刻意取消了宵禁,讓大家可以盡情的去玩個一整晚。直到清末民國時期,中元節才開始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也許今天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鬼節禁忌,在誕生之初並不是為了恐嚇我們,或者刻意去營造某種恐怖的氛圍。而僅僅只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忘記祖先,不要忘記那些已經逝去的人們。甚至包括節日裡的傳統習俗,如:燒紙、點燈、掃墓、擺貢品等,本質上也只是為了紀念祖先的一種表現形式。倘若你將這些行為在紀念祖先,緬懷先人之外賦予了其他凌駕於此的含義,說你是封建迷信也絲毫不為過。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不遺忘歷史,我們才能走的更遠。

中元,一個被遺忘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