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裡的洛神到底是誰?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洛神賦》裡的洛神到底是誰?

《洛神賦》中,曹植虛構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情節,全篇想象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它向世人展現的是曹植堅貞的內心世界和超凡脫俗的文學造詣。

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究竟是誰?對於此賦千百年來爭議較大,主要分三個觀點:

第一:甄宓

《洛神賦》裡的洛神到底是誰?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妃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魏國建立。甄氏被封為妃,因色衰失寵最後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十分悽慘。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

四年後,明帝曹叡繼位八年後,為避母名諱,遂改為《洛神賦》。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第二、君王

《洛神賦》裡的洛神到底是誰?

《感甄賦》中“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題名“感甄”實際是曹植在感傷身為鄄城王的自己。《感甄賦》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曹植在賦中已表明“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是有感於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兩篇賦而作。可能是寫給其兄魏文帝曹丕的。隱喻君臣大義說較為流行。

第三、亡妻崔氏

也有人認為《洛神賦》所描寫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崔氏為名士崔琰兄之女,嫁給曹植為妻室,後因穿衣太過華麗被曹操所殺。

《洛神賦》其實是曹植懷念與崔氏一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有感而作,其想象鮮明而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