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想法改變了他的人生?

正當王府裡張燈結綵大辦喜事時,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了新郎官了。這麼重要的日子,少爺能跑去哪兒呢?王家人派出一干人丁四處尋找,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最後還是老爺想起兒子跟他說的一句話,立即叫來管家和他一起去找。

當老爺帶著管家找到少爺時,已經是第二天了。新郎官並非刻意逃婚,只是走到寺廟與住持談的投機,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當天是他大婚的日子而已。

在此之前,兒子曾跟父親談過自己許多奇怪的想法,但父親一一駁回,兒子卻一再嘗試。這不,這一次兒子告別戎馬一生的想法,告訴父親:“想當聖人。”父親無奈,想用婚姻讓兒子成熟起來,務正業。可是兒子就是這樣痴迷於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先生少時經歷。他這一想法的改變,使歷史上少了一名能征善戰的將軍,卻成就了劉芳百世的新學一派。也使自己位居聖人一列。

你有沒有因為什麼改變過自己的想法呢?一段經歷,一件事情,抑或是一篇文章?你覺得有這麼大的魔力嗎?一段經歷,一件事情,也許我們不能複製,但是你可以挑戰一下《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這本書,看它能不能改變你自己的想法。

是什麼想法改變了他的人生?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是美國作家布里安娜·威斯特的代表作,她創作的目的旨在分享積極思維和自我關懷的意識。她的文章更像是一束光,照射我們的生活,照進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在追求光和熱的路上做出正確的取捨。

在這本書中你會收穫一些意想不到的顛覆著我們傳統觀念的想法,但是你細細聽來又覺得它是那麼的有道理。只是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地去面對內心的這些想法,只是在順流而下的日子裡,不假思索的感受情緒,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生活。

我們一般認為情緒來自想法和壓力,還有讓我們陷入混亂的突發事件。特別是一些不良情緒發生的時候,我們更是有這種深切的體會。像那種大家都熟知的父母看小孩寫作業看到情緒崩潰失去理智的樣子;還有升職加薪在望時突然宣佈提升的不是你,你的情緒怎麼可能還會好呢?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的情緒是來自這些想法和壓力。但是作者卻告訴我們,情緒是由我們的習慣產生的:我們的睡眠時間,活動頻率,思考的內容,思考頻率等等。不是某一個想法讓我們陷入混亂,而是這種想法不斷重複的模式,它會強化這個想法,並且讓想法看起來更合理。

一個非常老套的話題,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擁有多高的榮譽,幸福是擁有不計其數的人民幣,幸福是擁有至死不渝的愛情,幸福是一家三口三餐四季,幸福是兒孫滿堂,承歡膝下……所以我們努力的去追求幸福,那彷彿就是我們生命的彼岸。但是作者卻從哲學的角度告訴我們要停止追逐幸福。她說追逐幸福是在試圖不斷用“積極”的生活事件來維持我們的狀態。如果你想獲得幸福,你就要停止追逐幸福。與其追求讓你感覺良好的東西,不如用一生時間去追求知識,鍛鍊清晰思考和多維度看待事物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改變你的人生。當下我們都不喜歡去挑戰有困難的事情,因為做這些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於是我們逃避它,但是逃避痛苦就是逃避幸福。只有直面痛苦的時候,我們才真正擁有幸福。

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用一個字來表示,就是“忙”!我們也經常把“忙碌”一詞掛在嘴邊,因為“忙碌”我們可以忘記很多事,因為“忙碌”我們可以不做很多事,因為“忙碌”我們可以不管很多事……但是忙碌一點好呀,忙碌一點可以多做事多掙錢。但是作者卻說,你變得很忙是因為你沒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壓力。

你浪費了很多時間卻總是不能把工作完成,你想到有很多工作要做,於是充滿了壓力感,你總是很忙,但卻從來沒有足夠的產出。其實一切問題的根源都來源於你想得多,做得少。

作者還在《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中告訴我們如何遠離消耗我們的事,重新思考值得做的事並在當下立即行動起來。做內心強大的人,過理性的生活。

也許一篇文章並不能真正的促使變化的發生,但是多讀書一定會有改變和提升。你說呢?

是什麼想法改變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