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前言

商代都城在選址方面是符合了文獻中的記載,不僅選擇了在土地肥沃適於農業發展的河流二層臺地上建都,且充分利用了山川河流的形勢,來增加都城的軍事防禦能力。

王想要顯示出其至高無上的權力,便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上下等級分明的官僚體系,而這一體系的建立又不僅是官職的劃分,還必須以實物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給人以視覺衝擊,從感官上體會到統治者唯我獨尊的地位。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這種實物的表現形式,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等細節上的等級差別,還體現在都城選址中以中為尊這一宏觀空間佈局上。

古代中國這種擇中、尚中的思想

古代中國這種擇中、尚中的思想由來已久。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類對風雨雷電以及生老病死等自然現象缺乏正確的認知,便認為這是由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的,並逐漸形成了對天的崇拜。而對於天的認識又往往被視力所及的範圍所影響,得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因此,古人為了表達對天的敬畏之意,往往選擇圓形場地或圓形主體建築來祭祀天神。史前環壕聚落時期,通常會在聚落中心區域設立圓形廣場,聚落房舍則圍繞廣場而建,這種圓形廣場為祭祀場所。

臨潼姜寨聚落遺址中間,便有這種大型的圓廣場且周圍房屋門的朝向,則全都是對著廣場的,這種眾星拱月式的結構形式,似乎也是為了突出中心的統治地位,以表達對上天的敬仰之情,以祈求神靈庇佑。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以中為尊的思想,在環壕聚落時期便已經存在

因此可以說這種以中為尊的思想,在環壕聚落時期便已經存在。這種思想體現在都城選址上便是擇中立國,經夏商時期的發展,至西周初年便正式以一種建都理論載於周禮之中。

在夏朝的區域範圍內,伊洛地區屬於中心地帶,因此夏王朝選擇在此建立都城。這時商統治中心當與夏朝大致相似,且王畿與四土範圍的劃分還比較模糊,同樣選擇在這一帶建新都當也是擇中建國思想的驅使。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早商三期屬於仲丁遷隞的過渡期,偃師商城此時已經屬於王畿地區的邊緣地帶,以鄭州商城為中心的二里崗時期商代王畿範圍東至柘城、民權,南至舞陽、商水一帶,西至偃師、洛陽,北到邯鄲,因此可以說偃師商城遷至鄭州商城,同樣也有對於尋求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的考量。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

此外,商代都城的選址還與殷人以東北方位為尊的思想理念有關。商湯滅夏乃是替天行道,之後取代夏朝同樣是天命所歸。但成湯並未使用夏王城,這是因為二里頭城址的方向為352度~354度左右,坐向西北,而面朝西南,因此,夏人的禮拜方向是朝向西北的。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這種方位崇拜可能是由於夏族發祥于山西一帶有關。選擇在其東北方另立新都則或許是因為殷人發源於東夷地區,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幽燕地區,但無論是哪種說法,其發源地大致在東北方向是沒有疑義的。

故而商族的禮拜方向當為東北,他們認為東北方為神明之居,在此建都更顯示出商湯滅夏是順應天意,突顯了其統治地位。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商族以東北為尊的方位理念是影響盤庚選擇都城新址的原因之一。從地理方位上看,安陽一帶正位於鄭州商城北偏東15度左右的地方,當時王畿範圍內最為尊貴的地方。同時,這一帶還曾是商先公生活過的地方,遷於此處,既可以突顯其尊位,還可以蒙先祖庇佑,鞏固商王的地位。

中國古代早期城址能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狀況

中國古代早期城址通常出現在區域聚落群的中心地帶,往往也是等級化聚落群中最高等級的空間性物化象徵,領導著整個聚落群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走向,也最能反映出當時社會各方面的狀況。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隨著早期城市的發展,宮城或宮城性質的設施的出現,進一步將王室或高階貴族居住區獨立於一般貴族聚居區之外,意味著社會階層劃分更加複雜化,等級差別也更加嚴格。商朝都城規模的變化,尤其是宮城規模的變化從側面表明了,商朝等級制度不斷強化的發展過程。

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中,通常是以宮城或宮殿區為中心,四周呈環形分佈著一般居民區和手工業作坊區。這些居民的身份通常是手工業作坊的工作者,還有些是城址的最初建造者。劉慶柱先生認為這些居民是為服務於宮城主人而在的。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以不同的功能特徵劃分區域

整個商代時期,其都城中的手工業作坊以及一般居民區,都是交錯分佈於都城遺址的外圍。這是一方面由於商代時期的手工業作坊區,還未從居住區分離出來,其一般居民區的房基既可以作為工坊又用來居住。

另一方面,商王室既需要這些手工業者,為其提供日常所需的物品或服務,又不能破壞等級制度。因此,便將他們安置於都城的外圍以示區別。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在宮城或宮殿區內側同樣以不同的功能特徵劃分區域。例如偃師商城宮城內具有明顯的宮殿區、祭祀區和池苑區的劃分,且從偃師商城一期到三期的時間內,宮殿區不斷進行修整和擴建,最終基本形成以宮城南門中軸線,分宮室和宗廟兩大區域的對稱建築格局。

鄭州商城的宮殿建築及形制、祭祀區和池苑區的劃分與偃師商城類似。兩處都城遺址的祭祀區與池苑區都與外界隔開,這一佈局則是為了表明,祭祀先祖和娛樂設施為商王獨享的權力,是都城佈局中等級制度的另一種表現。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商代早期的墓葬或墓葬群,基本位於城牆根或者是城牆內側附近,但迄今為止並未發現商代早期的王陵區。至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時代,其西部的王陵區已經開始使用,與西部或西北部設王陵區,正好符合文獻中西北為神明之墓的記載。

總結

在選址方面,商人的不斷遷都與其致力於突出等級制度的建都理念有關。從偃師商城至鄭州商城乃至後來的洹北商城和小屯殷墟,商王的幾次都城遷徙,均受到擇中立國和以東北方位為尊的觀念的影響。將都城遷至鄭州,是因為在當時商王統治王畿範圍內,鄭州才是天下之中。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而盤庚遷殷則不僅考慮到洹河流域優越的地理環境,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以洹河沖積平原為中心的豫北一帶,商王先公先王曾居於此處。因此,這一代應該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在方位上,洹河一帶的殷都位於鄭州商城的北偏東15度左右,相當於位於商朝王畿中心區域的東北方向,這樣看來,不能排除遷都於殷時,商王有想要尋求東北方的神明之居,以突顯王權,鞏固統治的想法。

商代都城的選址,以東北方位為尊,以不同的功能特徵進行區域的劃分

規模上,宮城區在都城遺址總面積中所佔的比重有所增加,表明商王活動的範圍在逐漸擴大,也意味著商王室權力的不斷膨脹,社會階層劃分更加複雜化,等級差別也更加明顯。商朝都城規模的變化,尤其是宮城規模的變化從側面表明了,商朝等級制度不斷強化的發展過程。

功能區佈局上,以宮室宗廟建築居中等一些等級建築理念已經存在。此外,祭祀區和池苑區位於宮殿建築區周圍的佈局設計表明了商王的特權,也是都城功能區佈局中等級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

參考內容來源:《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