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今天,有朋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美劇往往採取“邊製作邊播出”的方式保證收視率,國內電視劇能否採用這種方式呢?

其實這位朋友的問題,前半部分是不成立的。邊製作邊播出,並沒有辦法保證收視率,這只是以收視率來決定是否繼續拍攝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既有好處,也有弊端。首先說說好處:

1、保證單季或單集的電視劇獲得最大的製作成本,劇集質量有保障。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以大熱劇《權利的遊戲》第6季為例,其製作成為1000萬美元/集,僅這一個季的成本就高達1億美元。如果採用先製做完成再播出的模式,全部拍攝完的成本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基本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擔這個投資風險。如《權利的遊戲》這樣的優質劇,恐怕也只有在美劇的這種模式下才能誕生。

2、以收視率為導向,爛劇無法長久生存,利於觀眾身心健康。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用收視率來檢驗劇集的質量,收視率不好就停播,觀眾用腳投票的效果明顯。果斷停播爛劇,觀眾不會糟心。

3、投資小,拍攝題材可以嘗試多種風格,觀眾有更多選擇。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由於投資小,試錯風險也小,製作方可以嘗試不同的題材風格。我們可以在美劇中看到,如科幻、奇幻、諜戰、恐怖、情景喜劇、犯罪等等各種題材的片子,觀眾的選擇更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像國內某一題材大熱之後,一窩蜂的上馬這類題材的拍攝,電視臺一窩蜂的播放這類題材的情況基本是不會出現的。

再說說弊端:

1、長劇質量無法保證,容易出現爛尾、虎頭蛇尾劇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由於編劇無需拿出全套劇本,製作方無法保證一個劇情連續的長劇本前後質量的一致性。比如早先的大熱美劇《越獄》,其第1、2季可以說相當優秀,但後幾季質量明顯下滑,最後幾乎是草草收場。其主因可能是期間出現了編劇罷工事件,編劇更換而導致劇本質量下降,但這其實也顯示出製作方無法把控長劇本質量的窘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劇常常是一集一個故事,較少拍攝長劇,這都是邊拍邊播的模式所導致的。

2、優秀小眾劇難以成活,砍劇傷人心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美國的5大公眾電視網基本都是嚴格按照收視率來砍劇的,這也造成了他們旗下的一些優秀的小眾劇較難長期存活。其中比較著名的是FOX於2002年播出的科幻劇《螢火蟲 Firefly》第一季尚未播完,就因為收視率不佳而慘遭被砍。該劇的豆瓣評分9。1,IMDB9。1,被粉絲們稱為神劇,依然無法讓其逃脫被砍劇的命運。

美劇“邊拍邊播”成就了《權力的遊戲》?但它也並非完美

最後,我們說這樣的拍攝模式國內當然可以採用,也已經有一些網路劇在嘗試使用這種拍攝模式了,比如,賴聲川的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在網路上也有一定的口碑。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先拍再播出的模式依然是我們的主流。但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影視劇市場越來越成熟,一定會有更多使用這種製作模式的優秀國產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