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農民趙光懷:二十五載義務守護古墓群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大早,雨淅淅瀝瀝下起來。趙光懷不敢耽擱,他要出門巡查。初冬時節,雨連下好幾天,山路泥濘,深一腳淺一腳,一路走下來,趙光懷的鞋上沾滿了泥。這條對外人而言難走的路,他卻駕輕就熟。這條路,天氣好的時候,來回一趟需要兩個小時,趙光懷已堅持走了25年。

2020年6月,安徽省文物局關於安徽“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評選結果公示,宿州市泗縣屏山鎮窪張山漢墓群義務文保員趙光懷榮列其中。同年8月25日,人民日報6版以《農民趙光懷默默看守漢代古墓群——一句承諾,二十三年堅守》為題,報道了安徽“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宿州市泗縣屏山鎮窪張山漢墓群義務文保員趙光懷的感人事蹟。

心繫文物,二十三載義務守護

1997年10月,泗縣屏山鎮溝趙村秦圩莊村民趙光懷在上山勞作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該處窪張山山坡上有一處裸露在外的石樑,上面雕刻著紋飾,還有花草圖、車馬出行和狩獵等場景,人物、動物姿態栩栩如生。

小時候聽村裡老人講,地下埋著“東西”。趙光懷心裡琢磨:“該不會就是這個吧。”平時喜好文物的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一處墓葬,便及時向當時的縣文化局進行了報告。經縣文化局勘察,初步判斷為一處漢代墓葬,隨即向省文物局進行報告,經省文物局批准同意,安排省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搶救性地挖掘。

在考古挖掘期間,趙光懷義務參與工作,協助省考古所和縣文化局進行挖掘清理和出土文物的管護、運輸工作。經考古挖掘,該處墓群共出土62塊漢畫像石,造型精美,線條細膩,內容豐富,地域特色明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經鑑定全部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是研究泗縣漢代地方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現已成為泗縣彌足珍貴的文物資源。

1999年11月12日,泗縣窪張山漢墓群被泗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保護單位。在考古挖掘這段時間,趙光懷和考古隊員熟了,大家一起聊天,一邊感嘆漢墓群文物珍貴,一邊擔憂考古隊離開後如何保護這些文物。與此同時,泗縣文物保護部門也正在為此事發愁。

考慮到趙光懷有文物保護的經歷和意願,面對趙光懷,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說:“這裡就交給你了。”“行,俺會好好做的。”短短7個字的回答,分量其實很重很重,趙光懷至今仍記憶猶新。一句承諾,二十五年堅守,這一守,便是25個春秋冬夏。此後二十五年間,他長期義務守護著窪張山漢墓群,定期去進行巡查管護,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處理。

由於該處地處山頂,地勢平坦,地理位置較好,山下許多農民都想把親人埋葬在那裡。趙光懷每每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提前過去反反覆覆的和人家進行溝通,宣傳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告訴他們那一片是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範圍之內不能有破壞行為。因為文物巡護工作,趙光懷在工作初期,一直受到大家的不解,村民們認為政府不給他一分錢,而他還這樣多管閒事,費力不討好,面對這種質疑和誤解,趙光懷就和村民們耐心做工作。

他一直說窪張山的這些東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是當地歷史的見證,說明我們這兒很早就有人生活了,而且還是一個富裕的地方,能夠儲存下來,很不容易,這既是國家的東西,也是當地的驕傲,破壞了就沒有了,誰破壞誰就是罪人。透過長年累月的宣傳,趙光懷的行為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窪張山漢墓群也得到了很好的管護。

主動學習,積極進行文物保護宣傳

每天看著這座漢墓群,趙光懷是既自豪又揪心。志願守望古墓群這些年,趙光懷不僅不要錢,還要倒貼錢,一輩子也沒外出打工,家裡僅靠10畝地,種小麥和大豆過活。隨著父母年齡漸大,身體有了毛病,一雙兒女上學都要花錢,日子一天天拮据起來。2014年,趙光懷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眼見趙光懷忙活這麼多年,家裡的境況卻沒什麼改變,妻子有了怨言:“人人都想掙錢,就只有你整天看著那片地,有個啥子用嘛!”也有一些人嗤之以鼻,覺得他“不務正業”是“閒得沒事幹”。對於這些風言風語,趙光懷卻從不理睬,“俺才不在乎呢。”老漢呵呵一笑。

成為貧困戶後,趙光懷一家享受了低保。有關部門為他家安裝了光伏設施,根據健康扶貧政策,還提升了醫療報銷比例,趙光懷父母看病的費用大為減少。2018年,趙光懷享受到就業扶貧政策,外加子女外出務工,趙光懷脫貧了。

“我是貧困戶,曾受到黨和政府的關照。如今我脫了貧,家庭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我更應該站出來,不能讓俺們村無價之寶毀在咱們手上,況且我也真喜歡看守文物這個事。”趙光懷毫不含糊地說。

因為信念,所以熱愛。為了更好的做好文物管理工作,做文物工作的守護者,能夠很好的向身邊群眾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的宣傳,趙光懷長期以來一直主動加強對文物知識學習,經常鑽研文物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除了對基本的《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學習研讀之外,趙光懷還積極向泗縣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借閱文物保護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長期訂閱《文物考古年報》《文物》雜誌等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深入學習瞭解文物保護管理的要求。

趙光懷不僅對窪張山漢墓群進行義務管護,他還積極發動身邊群眾進行文物保護。屏山鎮老山村歷史悠久,漢代文物遺蹟遺存較多,趙光懷經常到各處和村民溝通交流,告訴大家在田間地頭髮現東西要及時上交,漸漸地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形成了一個習慣,發現陶片等一些文物標本和器物,都會主動聯絡趙光懷,交給他進行儲存,趙光懷把這些東西精心保管,及時向縣文物部門報告,並能夠無償捐贈給博物館。2018年,由於趙光懷的個人日常表現,經泗縣文廣新局報請,泗縣人民政府授予趙光懷“文物保護突出貢獻個人”的稱號。

薪火傳承,把文物管護工作傳下去

走進趙光懷的家,櫃子裡琳琅滿目,趙光懷拾揀回來石器、磚頭、瓦片、陶片……這些零散破碎的殘片,它們穿越歷史的時空,帶著歲月的痕跡,安安靜靜地躺在櫃子裡,乾乾淨淨,很有條理。

趙光懷不僅自己對文物工作有著一腔熱情,他還發動家人加入到文物工作中來,積極鼓勵家人進行文物管護工作。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對文物工作有了深厚興趣,積極的參與窪張山漢墓群的巡護工作。他還積極收集整理資料,挖掘地方文化文物資源,在當地村史館和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趙光懷多次向相關部門建言獻策,充分保護利用好當地的文化文物資源。目前,趙光懷所在的鄉村已被泗縣人民政府作為重點文化鄉村進行打造,整個村莊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文化氛圍濃厚,成為泗縣鄉村文化建設的示範村。

心繫文物保護,趙光懷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二十三年如一日的進行文物保護工作,用他最樸實、最簡單、最純粹的文物情懷,守護著窪張山漢墓群的一方土地。目前,泗縣窪張山漢墓出土的漢畫像石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來自中國漢畫學會、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專業團體先後對其進行研究。泗縣窪張山漢墓群的保護利用工作,已被泗縣文旅部門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進行規劃。

2020年5月,他獲評安徽省“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2020年9月,他獲評安徽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願服務優秀典型;2020年9月,他獲評“宿州好人”。(餘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