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如果把烏蘭傑先生的蒙古族音樂研究的各種論著串聯起來看,其實它是一部蒙古族音樂各種型別體裁的縱論。其中,重點涉及的領域有長調、薩滿音樂、烏力格爾、宮廷音樂、佛教音樂、歌舞、史詩、器樂等。下面,對其中六個重點領域研究中的主要觀點及取得的成就進行簡述。

長調民歌研究長調是烏蘭傑先生的主要研究領域之一。從早期的《牧歌歷史沿革考》

、《草原牧歌簡論》、《草原牧歌的音樂特點》等專題論文,到《蒙古族音樂史》中對長調民歌的歷史縱論,再到近期《科爾沁長調民歌》、《扎賚特民歌》兩部民歌集序言中的專題討論,最後到專著《中國蒙古族長調民歌》,能夠看到,烏蘭傑先生在長調研究領域中不斷積累、不斷深入。

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關於長調民歌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價值方面,把蒙古族長調與歷代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牧歌聯絡起來進行比較研究,論證了蒙古族長調對匈奴牧歌、鮮卑牧歌、敕勒牧歌的傳承關係,梳正了蒙古族長調久遠古老的淵源。

對其歷史沿革進行全面梳理,論證了長調民歌在草原文化中的代表性意義,並提出“長調牧歌的風格,幾乎是蒙古族音樂民族風格的同義語,成為草原遊牧音樂文化的基本標誌”的觀點。

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關於長調民歌的現狀描述方面,在對蒙古族長調民歌的歷史與現狀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把內蒙古長調民歌的存承情況分為四類地區:長調民歌富集區,包括錫林郭勒、呼倫貝爾、阿拉善三個地區;長調民歌流傳區,包括昭烏達、巴彥淖爾兩地;長調民歌衰微區,包括鄂爾多斯、興安盟兩個地區;長調民歌消亡區,包括哲里木以及遼寧、黑龍江、吉林蒙古族聚居地區。

關於長調民歌的審美研究方面,提出長調民歌審美“抒情的極致,心靈的自由”的認識,提出長調民歌的高度抒情化是“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的觀點,從而根據審美特徵把蒙古族長調分為優美型、健美型、壯美型、痛美型四大類。

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節奏是長調民歌音樂形態獨特性所在。烏蘭傑先生認為,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他提出長調民歌中的悠長節奏和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二者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關係。長調之所以給人以遼闊、悠長的感受,恰恰是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作這襯托。

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在此基礎上,烏蘭傑先生繼續提出“長調體”的體式概念。在他看來,這一概念包含了音樂形態方面和美學方面的整體內容。他把長調的節奏分為陳述性的語言節奏、抒情性的長音節奏、華彩性的“諾古拉”節奏三種。

所謂“長調體”,是三種節奏型別的有機結合:長調歌者先是在一定的旋律和節奏上把一定的唱詞單元,快速地“陳述”出來,接著在唱詞尾部上拖腔,並形成長音節奏,之後在長調節奏上進行華彩性的“諾古拉”演唱,構成了“陳述性語言節奏——抒情性長音節奏——華彩性‘諾古拉’節奏”的整體進行過程。

節奏是長調民歌的靈魂,悠長節奏是長調民歌的基本標誌

長調民歌“三種節奏型別”的觀點,對於瞭解和掌握長調民歌形態、表演以及表演中的審美意識,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