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釋出支援eSIM的iPhone,並且蘋果也不是第一家在智慧手機中引入eSIM的公司,但是完全取消實體SIM卡槽的美版iPhone 14,還是引起了行業的熱議。當然,這與蘋果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密不可分。

事實上,eSIM並非什麼新技術,它在日益蓬勃的物聯網市場中更是已經大量應用。在智慧手機中支援eSIM自2017年以來就存在了,但普通消費者卻對其知之甚少。因此,當獲悉蘋果推出僅支援eSIM的iPhone 14時,很多人不禁陷入困惑:不支援eSIM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技術方面落後了?

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蘋果此舉並非出人意料

eSIM即嵌入式SIM(Embedded-SIM),它不像傳統SIM卡需要插拔,而是直接嵌入在終端中,只要透過軟體配置和操作就可以啟用運營商提供的蜂窩號碼。根據蘋果官網介紹,在一臺iPhone上,使用者可以安裝八個或更多個eSIM,並可同時使用兩個電話號碼。

其實,蘋果打算從iPhone上移除實體SIM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2018年在iPhone XS引入eSIM技術開始,此後該公司在美國推出的所有iPhone機型都相容eSIM,直至今年正式推出僅支援eSIM的iPhone 14。不過,Omdia服務提供商市場高階研究總監Ronan de Rensse告訴C114,他認為“此舉不會對美國電信運營商的市場競爭產生太大影響”。

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他指出,“在手機中採用eSIM確實為使用者提供了試用新網路或在同一裝置上執行來自不同運營商的多個網路的能力,但我們預計不會有很多使用者使用這個功能。”Ronan de Rensse表示,“蘋果不會在所有主要運營商尚未採用eSIM技術的市場推出僅支援eSIM的iPhone。”因為,實體SIM卡是通用的,可以在出國旅行或從一個智慧手機品牌切換到另一個品牌時拔卡/插卡使用,消費者希望擁有儘可能多的靈活性,而目前eSIM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

使用者習慣的改變與困惑

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是採用實體SIM卡或是eSIM,最重要的是要確保使用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一些美國使用者在社交媒體上提出,也許應該允許消費者自行選擇是購買搭載SIM卡槽的iPhone 14還是僅支援eSIM的iPhone 14,而不是僅有一種去除SIM卡槽的機型。因為沒有SIM卡槽,會讓一些服務使用變得不那麼方便,尤其是出國漫遊,因為並不是所有電信運營商都已支援手機eSIM技術。

然而,Ronan de Rensse對此卻持反對觀點。他說,“我認為情況正好相反,因為國際旅客將可以直接在他們的手機上從15個不同的國際服務提供商(如GigSky或Truphone)選擇套餐。此外,支援eSIM技術的當地運營商也可以直接向iPhone使用者銷售當地移動服務套餐。如果這仍然行不通,那國際旅客仍然可以透過他們本土運營商預設的國際漫遊服務價格來實現漫遊服務使用。”

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一點可能涉及到使用者使用習慣。傳統上,很多消費者在出國旅行時會選擇購買當地的電話卡,這種插卡即用的便利性自是不言而喻,並且與分析師所提及的方式相比,其服務資費往往是最便宜實惠的。而且對於語言不通的使用者來說,即使旅行當地的運營商支援eSIM服務,如何透過身份驗證並順利開通漫遊eSIM服務,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難關。

再比如,眼下我們更換手機時,僅需將原有的SIM卡拔出放進新手機,就可以無縫繼續使用運營商的通訊服務。但是有歐洲使用者抱怨稱,每次在一部新手機上啟用eSIM時,運營商會收取一筆服務費。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情況,無疑會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和不便性。

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可以說,實體SIM卡本身的便利性在過去多年時間已經得到驗證,從方便使用者使用的角度來說,eSIM只是多了一種選擇,它能否被更多人所接受,消費者一定會根據使用體驗“用腳投票”。

決定權在於電信運營商

根據GSMA智庫的調查資料,即使在2022年的今天,也只有大約25-30%的人聽說過eSIM,這意味著對其技術優勢的進一步認識會更低。GSMA智庫研究與諮詢主管Tim Hatt在接受C114採訪時也提到,造成eSIM技術採用較為緩慢的一部分原因在於,普通消費者對在手機中使用eSIM技術可能並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

“eSIM技術對手機制造商來說是最有利的,因為它為手機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來增加電池尺寸,並有助於提高手機的防水性。”Ronan de Rensse說到。在“寸土寸金”的智慧手機內部,節省下來的SIM卡槽空間,對於實現手機終端的進一步創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並且可以降低成本投入,而這也是蘋果作為一家終端廠商積極推進eSIM的重要原因所在。而蘋果作為行業的潮流引領者,必然會吸引更多終端OEM廠商加入推進eSIM發展的隊伍當中。

不過,最終能夠推動eSIM技術實現更快發展的決定權卻掌握在電信運營商手中。在這一點上,Omdia與GSMA智庫的分析師觀點是一致的。

在Tim Hatt看來,蘋果推進eSIM已有幾年時間,不過最初的可用性僅限於美國,他沒有否認蘋果作為一家全球頂級終端供應商在eSIM技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認為美版iPhone 14不太可能成為eSIM技術本身的拐點。Ronan de Rensse也肯定了蘋果此舉的的重要性,“這對eSIM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但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決於電信運營商是否願意採用它”。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採用eSIM可能會增加客戶流失率——因為使用者更換電信運營商變得更容易。但事實上,如果一個使用者因為網路體驗或其他問題想要更換電信運營商,那麼更換一張實體SIM卡似乎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因此,這一點想必不太可能是電信運營商對eSIM技術顯得不太熱情的主要原因所在。

按照Tim Hatt的話來說,eSIM採用率之所以增長緩慢,是因為個別手機制造商和移動運營商會對成本/收益進行權衡和分析,並且eSIM首先在物聯網和M2M中被優先考慮,是因為在這些應用中邏輯是普遍清晰的。

至於在手機中採用eSIM,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可能好處並不是那麼明顯。利益權衡與潛在的新安全挑戰,這可能才是運營商猶疑的關鍵。

但是,來自GSMA智庫的另一組資料可能顯示了一些樂觀跡象:全球大約260家電信運營商和MVNO(或全球三分之一的移動服務提供商)已經提供商用eSIM服務,這些運營商通常是規模較大的運營商,因此具備eSIM能力的運營商所服務的智慧手機使用者總體份額接近50%。根據GSMA智庫預測,到2030年,eSIM將覆蓋(達到)全球智慧手機連線的75%。

eSIM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瀏覽蘋果官網關於支援手機eSIM的無線運營商的資訊會發現,其中並無中國電信運營商的身影。但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2020年均獲得了工信部批准,同意其在物聯網等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

目前,上述三家電信運營商都已提供對智慧手錶等智慧裝置的“一號雙終端”eSIM技術支援,透過該服務,手機和可穿戴裝置可以共用一個手機號碼,並共享手機號碼的套餐資源。使用者可以透過支援eSIM的智慧手錶獨立使用蜂窩網路進行撥打電話和使用網路服務。不過,作為附屬裝置,智慧手錶不支援簡訊和國際漫遊業務。

實際上,近日有網友在工信部官網留言詢問了關於eSIM的問題,並對我國何時在手機中推廣使用eSIM技術提出了關心。對此,工信部答覆稱正在組織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智慧手機等裝置上的應用。“我部高度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持在確保使用者合法權益和資訊保安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新技術新裝置的應用和推廣。目前,我部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行動式計算機及智慧手機裝置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後擴大eSIM技術應用範圍。”

美版iPhone 14可能是eSIM行業大事件,但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將會在手機中用上eSIM技術。但是,平心而論,在手機號碼與數字身份繫結如此緊密的當今社會,也許,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順暢的攜號轉網可能要比在手機中儘快支援eSIM技術更加實用和重要。(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