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舊時民間過小年的主要習俗為祭處神,又稱送灶、辭灶。各地祭灶的時間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是臘月二十三,南方人是臘月二十四。此外還有“官三(二十三日)、民四(二十四、宜家五(二十五)”的說法。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灶,是在人類把火引進住所後才產生的。早期的灶,一般是在居住處中央掘地為坑的地坑。後為稍加修砌的圓形、方形等形狀的火塘。後來又發展為鍋臺灶。漢代,已有了並排三個地眼灶眼間加設釜甑、灶旁附設水缸的鍋臺灶,只要一燒火,不但三個灶眼可同時蒸、煮、炒東西,且釜甑中的水也被一起加熱,頗經濟實用。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伴隨著火的使用,開闢了人類由生食到熟食的新時代,也產生了基於對火表示感恩和祈求生活安宇、幸福的火神崇拜。這種火神崇拜必然會因火塘和鍋臺灶的相繼出現而發展為火塘神與神的崇拜。就現在仍比較普遍地保留火塘的民族地區而言,往往體現為火神與火塘神信仰的並存與交又,而普遍使用鍋臺灶的民族地區,則有的表現為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我國最早的灶神是炎帝和祝融,“炎帝作火,死而為(《論衡祭意》),“周祀以灶,祠祝融"”(《說文》)。祝融還曾女性:“灶神祝融,是老婦。”(《太平御覽》卷五百二十九引《五經異義》)早在《莊子·達生篇》中已有“灶有”的女灶神載。後來唐代的《西陽雜俎·諾舉記上》載:“灶神名隗,狀如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忌卿。”看來灶神又是女神夫妻神並存的。清代,還有中間為灶君,左右分坐二位夫的。灶神發展到今天,在民間多數地方,只祭灶王爺、灶君菩薩或鍋火神君;有的地方則是灶王爺爺、灶王奶奶並祭;個別地方如江西吉安官田鄉還可見到灶神是三姐妹形象的。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民間流傳普遍的灶神傳說是:張單娶妻郭氏丁香,後嫌其而休之,又要李氏。但因後妻好吃懶做而坐吃山空,又遇火災乃至雙目失明,只好乞討為生。而前妻郭丁香卻因勤勞而富有張單有一次討飯來到郭丁香家,自慚形穢,遂鑽入灶膛而死被封為灶神。還有郭丁香因感念舊情也投了灶的傳說。因此,神形象中,不僅有灶王爺爺,還有灶王奶奶。祭處神的具體禮儀,也經歷了不同的演化過程。宋代範成的《祭灶詩》比較生動、詳細地記述了當時祭灶的習俗情態: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官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人避,爵酒燒錢灶君喜。婷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寞。送君醉飽登天門,長短勿復雲。年乞取利市歸來分。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近代民間祭灶程式大致如下:送灶前夕,通常把去年的灶神像取下,去灰曬乾,以利祭祀時焚燒順利,灶神好儘快昇天。這天,乞丐常用松柏、冬青枝紮成小把,點綴石榴,沿街叫賣,供祭灶之用,俗稱“送灶柴”。家家戶戶都要購灶柴,“請”新灶王像,還要用秫秸編鷹、馬、犬等物。供品有熟豬頭、鮮魚、豆沙、粉餌、瓜果、糕餅等。關東糖是必不可少的獻供之物,又稱灶糖、糖瓜。有的將灶糖粘在鍋灶口或灶王嘴上,意為粘牢灶神嘴巴,不讓他上天多言惹事。還有的把酒糟抹在灶門上,以醉灶神。人們放爆竹、燒香、磕頭祭祀灶神後,將灶王像、編好的馬、犬等物聚於一處,以火焚之,稱為“送灶”。待除夕夜,再焚香“接灶”,將新灶君神禡貼在鍋臺上。兩邊張貼“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或“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批為“司命灶君”或“一家之主”,並擺上供品,焚香禱告,求灶王保一家人新的一年過得好。

過小年祭灶:火神與灶神信仰並存,有的已演變為單純的灶神信仰

而河南過去流傳的“祭灶君歌”,則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人家條灶的習俗:現速水兩根,送我姓爺上天官。你爺對給他爺說,就說我家甚是窮。多帶皇糧少帶災,再帶財寶下界來。多帶跑馬射箭,少帶穿針搭線。(希望多生兒子)現代,各地條的主要內容大體一致:送灶時間仍為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三)。送灶神的供品中必有麥芽糖(關東糖),當然,也有簡化為仍燒香祈拜的。接灶時貼的新灶君像及對聯、橫批與前述相同。而送灶後到接灶前的這段時間,灶王不在就可無所禁忌地掃塵、辦年貨了。至於送、接灶王的祭神儀式,則已不拘泥於“男不拜月、女不接灶”的舊禮。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我國滿、白、仡佬等族也有以戶為單位的祭灶神活動。但時間也有例外的,如廣西環江一帶的壯族,則於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間擇日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