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從歷史現存文獻的相關記載來看,從先秦典籍的記載來看,老子在春秋末年就已聲名顯著,且當時以及歷代哲人多有稱引。若當時老子並無與之直接相關的著述傳世,恐怕難以形成此後的重大影響。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春秋末年叔向已經稱引《老子》書中相關語句,至於老子弟子孔子、關尹子、文子等皆有化用或直接稱引《老子》書語句的案例。且最為關鍵的是,當時關尹子及其弟子已經傳有對於《老子》特定章節進行傳解的文字《太一生水》。

從文獻傳播角度看,老子也必然曾經親述五千言《老子》。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也記載了老子親述(關尹子整理)一事。司馬遷對先秦重要事件的考察,皆本求真之心,且他也掌握了大量相關材料,故所歸多以事實。也正因此,即使在戰國時代乃至秦漢時期,影響甚大的黃帝學說,司馬遷也直言其文不雅馴,對相關偽託修編之作,不予載錄。此後班固《漢書·藝文志》亦然,它對於個人著述類與偽託修編類進行了一定區分(雖然並不完整準確),在他看來《老子》顯然為老子親述,而非歷史修編之作。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最為根本的是五千言《老子》為個人著述類作品,可驗證於五千言《老子》自身的文字內部規律。關於五千言《老子》的文體,此前存有爭議,但它應該是“說論體”文章。傳統上一般認為五千言本身沒有嚴格的結構邏輯,只是多個相對獨立章節的簡單組合。它由上下篇構成,整體思想一以貫之,不存在明顯的自我矛盾。且各章節之間,存在一個看似鬆散,但互有關聯的體系。如果五千言本身是思想混亂、結構鬆散的文字,或許它還有可能成書於修編,但若本身是具有統一思想與嚴密結構的作品,則可以排除了這種可能,它自然應是由一人在一定時間內撰寫完成。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在行文方面,老子所具備的獨特的“回返”論述方式,也貫穿全文。對於虛詞、組詞的使用風格也完全統一。語句組合方面,也是行雲流水。如所涉及的上古戒語等,並非機械安置,而是前後各句一氣呵成,非常自然的融合於相關段落之中。這與後人撰文,徵引名言以強論證相同。因此,在五千言《老子》本是“說論體”文章的前提下,其內部思想統一、結構自成體系,且文法一貫,行文流暢,這皆表明它必然是由一人精心論述而成。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歷史修編類的具體觀點眾多,已蔚然成勢。相對於在短時間內由個人完成的“個人著述說”而言,各種歷史修編類觀點都遵循一個漫長的時間段這一基本特點。因此,雖然他們的具體內容有別,但基本論點一致,且大多從兩個方面出發。首先,從簡、帛、傳三者關係出發,認為三者存有繼承、發展關係,五千言是在諸多類似簡《老》的《老子》文字基礎上的再發展;其次,從五千言與其它古籍聯絡的角度出發,否定春秋時五千言的存在。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前者已不能成立,而後者亦不可靠。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依據五千言與其它古籍關係,否定春秋時五千言的存在,主要圍繞:不見古籍引五千言;古籍引五千言,但未注出處;古籍引五千言,但所注出處為他者;五千言內容構成複雜等四方面展開,但相關看法皆無法論證五千言為歷史修編作品。關於“不見古籍引五千言”問題。孫次舟即以不見前人稱引《老子》而論,五千言為莊子及其後學所造的歷史修編類作品。其論點主要為:孟子以前,引《老》者甚少,說明五千言在那時還未出現。同時,莊子非常尊崇老子,但《莊子內篇》不引《老子》,可以說明此時無五千言。

《老子》成書春秋時代,還是戰國時代,各派有何依據?

以往“歷史修編說”論者多因循孫氏足跡,在此處多著筆墨。但實際春秋、戰國初期,五千言已多見稱引。且即使五千言果真不見稱引於春秋、戰國初期,也只能作為五千言晚出的論據,在五千言成書方式的討論中,對於“歷史修編說”而言,它只是一個須論證的前提而非證據。

關於“古籍引五千言,但未注出處”問題。顧額剛曾以部分先秦古籍看似引用五千言文句,但未註明相關語句出自五千言或老子為由,推斷此前不存有五千言,或此類文句本非老子所有,只是到戰國後期才被好事者在編輯五千言時收入。讀完本文,各位怎麼看史學研究方面的眾多觀點?歡迎留言評論,記得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