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向土地要效益,稻蝦魚共生,一畝地賺三份錢

2月底,天氣逐漸轉暖,春耕即將開始。在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街道科農村,脫貧戶丁幫國在保養他的農機;當上老闆的陳金武在修整沙塘鱧育苗基地,準備新一年魚苗的孵化;王雄威在魚塘邊監測水質……

科技賦能向土地要效益,稻蝦魚共生,一畝地賺三份錢

近日,駐村工作隊聯絡市農科院送菜苗,村民馬上就可以種植到地裡。

堅持推廣蝦稻鱧模式

向土地要效益

科農村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梁子湖畔,有水、有田、有勤勞的村民。但是,在脫貧攻堅戰開始之前,這裡的水面和田地卻沒有好的效益。駐村工作隊來了之後,針對該村特點,制定了向土地要效益的工作方針,派人去學習蝦稻種養模式,又請來武漢市農業科學院專家調研,制定村裡的發展方向。從種好稻、養大蝦這種普通的蝦稻模式發展到如今效益更高的蝦稻鱧模式,該村用了足足6年時間。

2020年,科農村在蝦稻模式基礎上開始引進沙塘鱧育苗基地。這種魚的經濟價值非常高,能在蝦稻模式的基礎上使每畝產值增加。致富帶頭人陳金武依舊第一個“吃螃蟹”,從10畝地做試點發展到如今的150畝。陳金武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採取蝦稻鱧模式,改田、挖溝渠需要一定的投入,挖溝渠後田的面積也會變小,所以大家一開始都很猶豫。村民看到效益後,今年全村的田都改成了這個模式。

駐村工作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畝收稻穀800斤來算,一畝地種稻收入1200元,5月份養蝦能賣3000元,如果在稻田的溝槽裡再養上沙塘鱧,每畝又可以多收500元—1000元。稻、蝦、魚共生,形成了一種天然的食物鏈:蝦可以吃稻田裡的蟲子,魚可以吃蝦,它們的排洩物又能做肥料,使稻子長得更好。這樣的套養不僅經濟附加值高,還能讓產品質量更可靠。

2021年,科農村沙塘鱧育苗基地共孵化30萬尾魚苗。如果把這批魚苗送給全省的沙塘鱧育苗基地,村裡就不夠了。今年,該村將沙塘鱧育苗基地除錯到好的狀態,預計能孵化50萬尾—100萬尾魚苗,全村人的溝渠中就可以放養這種經濟效益高的魚了。

科技賦能

青壯年回鄉成致富帶頭人

致富帶頭人陳金武告訴記者,他6年前回科農村的時候是心灰意冷的。“那時候,我覺得回村種田就是混個日子,沒有什麼奔頭。當時,與周邊村相比,我們村最窮。我感覺挺被人瞧不起。”

現在,科農村成了四鄰八鄉的致富“領頭羊”。“大家都說科農村的稻種好。每到育秧的時候,就有人來買稻種。還有很多人說我們的魚養得好、蝦養得大,總有人來學習。今年,沙塘鱧還沒有孵化好,預訂魚苗的人就來了。”駐村工作隊隊長馮晨鐘說,現在科農村的發展上了軌道,工作隊要做的就是讓村裡的致富之路更寬廣。“去年,我們駐村工作隊聯絡了一家大米加工廠,加工廠一次性收購了村裡25萬斤稻穀。今年,稻穀收購價普遍在1。1元—1。2元/斤,我們的稻穀賣出1。5元/斤的價格。”

因為村裡發展得好,青壯年“迴流”了。科農村婦女主任劉桂英之前在外地養豬,4年前回村開始養魚,從“小白”到“專家”,一路有駐村工作隊幫扶。31歲的王雄威以前在南方打工,回村養魚後被駐村工作隊送去上大學。目前,他即將完成學業,也在村裡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在外打零工的丁幫國回村後,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學習開農機,又以零利率貸款買了農機。如今,買農機的貸款已經還完,丁幫國用賺來的錢流轉了30畝土地搞蝦稻鱧模式。“大家都賺錢了,我也不能落後,和大家一起幹。”丁幫國說。

(長江日報記者潘璐 通訊員於衛)

【編輯:鄭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