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雷遠東 攝影報道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眾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歷經2000多年發展,如今,都江堰灌區灌溉面積達到1130萬畝,成為兼具防洪減災和保障成都平原經濟區生活、生產、生態等綜合供水的全國第一大灌區。如今,都江堰灌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又有了新目標,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為了更好地落實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3226”工作思路,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灌區榜樣,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都發中心”)獲悉,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量水秤”體系典型試點已全線建設完成,標誌著都江堰智慧灌區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

什麼是“量水秤”體系?建成後有怎樣的意義?11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位於都江堰水文化廣場的測流點位,現場瞭解試點情況。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楊柳分乾渠(標準化“量水秤”體系典型試點點位)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柏條河點位(標準化“量水秤”體系典型試點點位)

打造標準化“量水秤”體系

最大化實現幹、支、鬥、農渠多類場景精準測量

什麼是“量水秤”?

“我們生活中有無數的秤,每個秤有其獨有的應用場景,這就是取名‘量水秤’的原因。”四川大學教授周新志表示,秤是稱重的標準工具,是百姓生活中“公平”的象徵,提出“量水秤”概念,是為了更方便廣大群眾理解和接受。“簡單地說,它就是用來測水位、測流速、計算水量的標準工具,用於用水計量,水量收費。只不過它的功能需要很多專業設施裝置一起來實現。”

作為全國第一大灌區,都江堰灌區渠系十分複雜,包括乾渠、支渠、斗渠、農渠等各種渠道,流量不同,測量方式也很難統一。為了解決灌區計量精準度不高,取水量規模難以掌握,無法精準用水排程策略等問題,都發中心啟動了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量水秤”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打造了15類標準化“量水秤”。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其實這個就很好理解了,有的渠系,它可能有幾十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有的渠系可能只有1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實現用一種測量方法得到精準的資料,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周新志表示,15類標準化“量水秤”以不同測量方法、技術、精度,對應乾渠、支渠、斗渠、農渠等多類應用場景,並根據水位流量關係進行具體匹配。“比如,我們可以針對大於40米的主幹渠,匹配側掃雷達量水秤和多類纜道式量水秤;針對20至40米的干支渠,匹配桁架雙軌小車量水秤、側壁固定式ADCP量水秤;對於1。5米以下的鬥支渠、分水洞,則採用量測控一體化閘門量水秤等。透過不同點位條件,匹配最佳測量方法,最大化實現精準測量。”

在都江堰水文化廣場的測流點位,記者發現,站點外河岸上設立著統一的水位標尺,清晰地標註著“測流點位”字樣,在站點內部也註明了“計量設施,嚴禁破壞”“工作區域”等相關字樣。據瞭解,除建設“量水秤”相關硬體外,都發中心同時對站點外立面進行標準化特徵建設,對站點環境、功能分割槽、裝置安裝設施、輔助設施、資訊展示牌等進行外觀規範,透過視覺傳達,輔助“量水秤”體系統一管理。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助力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灌區榜樣

為什麼要建設標準化“量水秤”?都發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陳曜表示構建灌區標準化管理體系,是灌區建設管理現代化重要程序,是四川省省直大型灌區高質量發展“六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標準化建設是都江堰灌區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灌區榜樣的任務之一,灌區管理工作主要包含節水、調配水,這都涉及水量計量,“量水秤”建設就是為了實現灌區量測水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體系化。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形成標準化的量測水管理體系後,會給灌區帶來哪些改變?陳曜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將增強灌區高效用水管理,提高灌區節水能力建設;同時,為合理配置水資源提供資料依據,推動充分發揮水資源價值;其次,將更加精準掌握灌區引配水量以及灌區內部各灌片實際用水情況,對灌區口門及交接斷面的用水量進行準確測量,為用水計費提供用水量的資料;最後,將進一步提高都江堰灌區資訊公開透明度,促進灌區公共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供水服務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靈活性將大幅提升。

“此次標準化‘量水秤’體系典型試點的全線建成,意味著都江堰智慧灌區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陳曜表示,“量水秤”體系是全面落實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3226”工作思路,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體現。此次實踐,都發中心實現了三個率先,率先在全國大中型灌區中,構建了灌區標準化量測水體系;率先提出標準化“量水秤”體系概念;同時,率先實現標準化“量水秤”典型試點建設。除此以外,都發中心正在申報中國灌區協會團體標準《遠端控制閘門網路加密通訊安全技術規範》,同時正在推進7份專利、1個商標、10份版權和2份軟體著作權撰寫,賦能灌區一體化管理改革,助力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灌區榜樣。

“量水秤”是什麼秤?都江堰灌區標準化體系典型試點全線建成 在全國大中型灌區實現三個率先

據瞭解,此次試點形成了一套適合都江堰灌區,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規範,只是一個起步,接下來,都發中心將以此作為參考樣板,進行推廣和複製,透過做實灌區量測水基礎,推動都江堰灌區水資源一體化、精細化管理,引領水利工程不斷向高質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加快生態灌區、節水灌區、智慧灌區建設步伐,努力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具有都江堰特色的現代化智慧灌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