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R焦慮症

香港IR焦慮症

(本文約2000字,讀完不到6分鐘)

春天走的時候,每朵花都很奇妙,她們被水池擋住去路,靜靜地變成了草莓。

——詩人 顧城

1、要不要去一趟黃大仙?

績會期間,難得有機會能同時和這麼多上市公司的朋友“面基”,結果酒桌上聽來一個

年度最悲慘IR

的故事:

這哥們年內換了兩家公司,都是做投資者關係經理,即我們常說的IR(Investor Relations),結果兩家公司前後都踩了雷。

還好雷都足夠大,已遠不是他一個IR所能覆蓋的了,因此也不至於個人受損太大。清掃清掃就走人了。

只是這心裡就此窩下了火,痛心疾首,時不時感慨一句:

“怕是要去黃大仙燒幾柱香才行了吧。”

香港IR焦慮症

“悲慘君”的感慨自然不獨屬於他一人。

我們“港股挖掘機”曾轉載過一篇“港股踩雷數星星”(點此回看)的文章,相信讀過的朋友也都深有同感:

今年的港股市場,假如你有參與,不踩幾個雷,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你踩雷只是你一個人踩,但每踩一個雷,背後都是一個IR團隊的災難。

“真的不打算去黃大仙燒幾柱香麼?”

假如心聲是真正有聲響的,想必整個中環都要被震翻天了。

2、兩組資料的PK

切既在預料之中,又頗讓人噓唏不已。

當8月8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宣佈港交所中期業績時:

【首7個月

1871.31億港元

集資總額已超越去年全年;

135家新上市公司

數量已與去年全年相若;

香港在成為新經濟公司上市中心方面,將非常具有競爭力。】

媒體、上市公司、投資者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情緒。

有人看了看當日的恆指:

28359點

,微微收漲。

只是相比於1月份時曾殺到的最高點:

33154點

,仍然乏善可陳。

近5000個點的滑落,是期間不知多少家上市公司股價的下沉。

春江水暖鴨先知,直接以股價為考核標準的上市公司IR群體,成為市場轉熊的第一批承壓者。

一杯長島冰茶當可樂喝掉後,某中小市值上市公司IR直接感嘆:

“趁著今年有盈利趕緊做動作,萬一明年虧了只能乾瞪眼。”

“做動作”與“乾瞪眼”,自然是圈內語言,不去追問的話,旁人也只能聽個響兒,點菸的點菸,點頭的點頭,以示讚賞。

3、魔幻的大市,變味的IR

如果向上追溯,在香港上市公司,IR的設立可能還不足20年曆史,皆是最開始以歐、美為師的產物。

對於IR,可能內地的投資者不是很好理解,董秘或者證券事務代表倒是可以與之類比,但雙方的地位絕不在一個等級。

董秘是高管了,證券事務代表因為知道太多事所以至少是老闆的自己人,只有IR——投資關係經理,多數時候就是中層,做事的,高階“打工者”。

因此,前文提到的業績會,再比如平日裡的投資者交流會,與媒體、機構公開、私下的溝通,都是IR之職責。換言之,IR就是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特使”。

這樣特殊的定位,也常常讓IR置於尷尬的處境。

最典型的便是:

“責任是你的,好處不一定是你的。”

股價上去一切都好說,大家和和氣氣喝酒吃肉,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就一定要有人承擔責任。

而在特別自信的老闆眼裡,股價被低估,亦是IR之責任。

股價下跌是大問題,股價不漲也同樣要不得。

“到底有沒有和他們講清楚,我們的對標是全世界都看好的XXX,而不是那個沒什麼前途的YYY——

他們怎麼能按10倍給估值呢,20倍都不止好嗎

?”

遇到此類問題,IR同志只能默唸“不生氣”,希望自己有一個足以裝下泰坦尼克號的肚量。

為什麼是泰塔尼克號而不是普通的一條“船”,因為今年這樣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也因為此,香港上市公司中,不少IR都是從財經記者或者公關轉職而來。

當然也有從CFO直接轉去做IR的——底氣自然就不一樣了。

4、事情正在起變化

然而是硬幣就會有正反面。

香港今年前7個月就迎來了去年一年的上市公司數量,如此井噴的態勢,也給了IR們釋放焦慮的天賜良機。

簡言之,上市公司太多,IR顯然不夠用了。

整個8月份,業績會如火如荼,各路人馬齊聚香港,如果只是單純的聊投資,做研究,那未免太“寡淡”了。

如果有好事者喜歡深究,大機率會嗅到空氣中瀰漫著各種撮合交易和勾搭的氣息。

雖然大市不好,但公司總是在找做事的人;做得不爽的人,也在尋覓那個可能會讓他爽的新去處。

已經杯盤狼藉的酒桌上,有人感慨一句:

“不好乾的話我大不了換家公司!”

不知是氣話還是酒後吐真言。

金融行業一貫如此,流動性很大,太講究兒女私情反誤了發財契機。

只是對於個體來說,向來都是換個老闆侍候的事;對於很多公司來說,處理不好或許又是一次不知當量多大的雷。

——香港IR在焦慮,他們的焦慮發散出來,又以呈幾何數增長的態勢蔓延至全市場。

整個市場在焦慮,這一份焦慮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所有不確定中的一種。

已故詩人顧城有句很美的詩:

春天走的時候,每朵花都很奇妙,她們被水池擋住去路,靜靜地變成了草莓。

放在此處,卻絲毫並不違和。

事情正在起變化,港股只是探測儀。(完)

本文系智通財經-港股挖掘機(ID:wm927-ztcj)原創。

如有相關諮詢或建議,可新增與我們溝通。

再挖一挖

1

反思滴滴順風車事件:寡頭乃萬惡之源

2

.今日無心覆盤,只看段子療傷

3

.

它還沒出手,教育股就已集體嚇暈

4.

週期輪動,抄底首選鐵公基?

5

香港成內陸區塊鏈企業“避難”聖地?

@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