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翻譯: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剛聽到這訊息,我高興得聞著滿衣裳的鼻涕眼淚。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翻譯:就在今夜的曲中,聞到折斷柳枝的味道,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聞蟲》白居易

翻譯題目:《聞聞蟲子的味道》,白居易可能是昆蟲學家。

……

不好意思,小編並沒有因為加班寫文而走火入魔,大家是不是一眼就看到我翻譯得“狗屁不通”,原因呢?在於一個“聞”字。但凡有一點語文常識的人都知道,“聞”在文言文中該譯成“聽到,聽聞”。那麼問題來了,現代漢語口語裡“聞”只有一種意思,就是“嗅到”(其他用“聽到”意思的詞都是古漢語流傳下來的)。所以,“聞”到底應該用鼻子還是耳朵?“聞”的語義是什麼時候改變的,為什麼改變的?

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

原本我以為這個問題挺好回答,大致就應該是“聞”的本義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機緣巧合有了“嗅到”的意思,吧啦吧啦……但是,稍一查資料,發現沒那麼簡單。

“聞”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個人舉手掩住一隻耳朵,另外一隻耳朵露出,彷彿在仔細傾聽,它的造字本義即是:集中注意力傾聽,逐漸演變有了“聽到”的意思。那麼“嗅到”的意思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很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成文的記載了,鑑於口語的使用肯定在成文記載之前,加之早期字義的演變緩慢,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在“聞”字被廣泛使用之後,很快便有了“嗅到”的意思。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孔子家語·六本》

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

——《韓非子·十過》

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王怒曰:“劓之。”

——《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

這三句中的“聞”字都是“嗅到”的意思,類似的用法在先秦文章中還能找出不少,這就很奇怪了,古人寫文章惜字如金,又講究用詞嚴謹,不太可能隨意改變一個字的意思。所以,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聞”字會引申出這樣一種意思,甚至發展到現在,這個引申意反正成了日常使用的主流?

不知道大家對漢語修辭的內容還記得多少,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這些都應該是我們很熟悉的,但是還有一種修辭手法可能就不這麼“出名”了,它就是——通感。

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

▲“聽到聲音——看到畫面”

通感又叫移覺,顧名思義就是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它是人們共有的一種生理、心理現象。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

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印象裡,這就是當時中學學習通感的例句。

在文學作品中,通感大致有兩種使用方式。一種是“聽聲類形”。比如韓愈《聽穎師彈琴》:“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形容琴聲“勇士赴敵場”,便是以聲類形了,將聲音描寫成一種視覺上的動態形象。

另一種是曲喻,即由一個比喻轉到另一種感覺。還是韓愈的《南山》:“或竦若驚雊”,“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佑”,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頭,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鳴來,這就是曲喻。

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

▲宋祁《玉樓春》中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大概是運用通感最有名的句子。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讓人感到春意蓬勃。

回到“聞”字上來,根據通感理論,表示感知獲得的詞的詞義很容易發生轉移,進而表示別的感知獲得的意思。人的感覺是與生俱來的,並不因時間的早晚而產生,“聞”作為用來描述聽覺的字,因為通感這一現象,很快的就被用來描述嗅覺也就不難解釋了。至於現在“嗅到”的字義使用更為廣泛,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可能是“聽”字的出現,被更多人接受並使用,從而取代了“聞”字本義的地位。而“聞”字描述嗅覺的這層意思,也取代了“嗅”的地位。最後,不得不感嘆一句,中國話真當是博大精深。

那個…問一下,你用鼻子還是耳朵來“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