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蕭何對於韓信就相當於伯牙對於鍾子期,可以說是英雄惺惺相惜,當初韓信遍尋主,尋求報復,然而終究是出生的牛犢敗給了社會的殘酷,項羽不愛,劉邦不惜,還是蕭何慧眼識珠,終究造就了兵仙韓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漢朝司馬宮殿

同時也在讓韓信在歷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和蕭何、張良並稱漢初三傑,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蕭何,韓信也許永遠只是一個忍受胯下之辱的少年,而不會是影響歷史的淮陰王。

然而,歷史是殘酷的,天下安定後,伯牙終是負了鍾子期,韓信的死蕭何在裡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互為知己的兩人,為何蕭何最終背棄了韓信,使韓信留下一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的悲嘆呢?

初次相見的惺惺相惜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韓信和蕭何第相見的“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意思就是說蕭何見到韓信就認為韓信是一個奇才,反正有點一見鍾情的感覺。“而後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意思就是說韓信見到劉邦這哥們也不待見自己,就準備跑路,另謀出路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蕭何和劉邦

“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蕭何知道了這件事情後,沒有和劉邦說,就直接去追自己的“初戀韓信”去了。劉邦知道了蕭何跑的訊息非常的憤怒,等到蕭何把韓信追回來,劉邦和生氣的說了一句:“若亡,何也”,意思就是說你為什麼逃跑啊,我這麼信任你。

蕭何回答則是:”大王啊,我是去追可以為您打天下的良將去了,如果沒有此人,你的天下可能就沒有了”。然後就力薦韓信為大將,統領自己的軍隊。剛剛開始劉邦只想給韓信一個不大不小的將領意思一下,意思就是說我給你蕭何面子,提拔他。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影視劇中蕭何

但是蕭何對劉邦說,韓信此人如果不能統領三軍,那麼他是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的,這才讓韓信統領了韓信的軍隊。這就是初見韓信的時候,蕭何對於韓信的態度,可以說是極其信任和欣賞。

自大的韓信、悲劇的開端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感情最終讓蕭何不得不聽從呂后的話殺了韓信呢?這個和韓信的性格和做事方式是有關係的。韓信的個性和項羽有點像,都是比較自負。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韓信向劉邦要齊王這件事情來看。

在劉邦被項羽困到滎陽的時候,劉邦讓韓信來救援自己,等待了幾天,等到了是韓信討要齊王的信使,當時劉邦很生氣,直接說了一句:“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意思就是我都快死了,你這還想著稱王稱霸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蕭何和劉邦

但是奈何局勢危機,在張良的勸說下說了一句:“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就冊封了韓信為齊王,韓信才發兵救援。此時劉邦對於韓信已經新生了不滿,可以說對於韓信的結局已經有了定論。

為什麼說這是韓信的自大呢?韓信敢討要齊王,證明韓信知道劉邦無法拒絕自己的請求,這是韓信的自信,但有點過頭了,他忘記了現在的劉邦被困,但是劉邦出來以後如何看待自己,天下安定以後如何看待自己。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蕭何

估計韓信還和拒絕項羽平分天下的的說辭一樣,“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大致意思就是劉邦信任我,我即使死了也不會背叛,這就是韓信的自大,甚至自大到了無知的地步。

進退維谷的蕭何

自古無情帝王家,天下安定後,按照一般的順序就是先封功臣,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秋後算賬。蕭何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天下初定後,蕭何還是兢兢業業,得到二天下臣民的好評。

平時還好,但是有次淮南王英布謀反,唯有劉邦御駕親征才能消除,於是令蕭何總令關中的工作,本來蕭何做得非常不錯,但蕭何的門客對蕭何說,你這樣完美的工作會令高祖懷疑。於是蕭何就借貪腐來安慰劉邦的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漢初三傑

《史記》記載,此時的劉邦“上心乃安”。雖然蕭何的危機過去了,但是對於蕭何來說,也透漏出一個危險的訊號,就是劉邦不完全信任自己了,再加上劉邦年紀也大了,即使完全信任自己,也不能令自己完全的善終。蕭何需要一個新的依靠,那就是權勢正盛的呂后。

於是韓信就成了蕭何投靠呂后的投名狀了,這樣說雖然有些殘酷,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假如當初蕭何拒絕了呂后,蕭何會善終嗎,此處可以參考戚夫人的結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知道蕭何為什麼助呂后殺死韓信嗎

蕭何和韓信

蕭何會幫組呂后殺韓信,還有一個主導因素就是劉邦,在劉邦知道韓信死後,說了一句“且喜且憐之”,可見劉邦也是想要韓信的腦袋的。

關於蕭何和韓信之間還流傳出一個故事那就是韓信在進宮之前把自己的兒子韓瑩藏了起來,蕭何在韓信死後知道了這件事,就動用了自己的力量,偷偷送給了南越王趙佗收養。

此事不論真假,總而言之,蕭何組呂后殺韓信,雖然顯得有些黑暗,但是卻是當時最好的結局,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權貴很多人嚮往普通人生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