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脆弱怎麼辦?3招幫你擁有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這樣的疑惑:

“孩子特別不能忍受挫折,我該怎麼教育他?”

“孩子有一個玻璃心,完全說不得,我該怎麼辦?”

哈佛心理學碩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安妮創作的《心理韌性》告訴我們:這種在經歷挫折和挑戰後不僅能夠恢復原狀,甚至能夠獲得成長的能力叫作心理韌性,它是所有人都具備的對環境的適應和調控能力,也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一種能力。

那麼,在孩子面對挫折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戰勝困難,增加心理韌性就顯得的至關重要了。

一、為孩子接種“心理疫 苗”,提升耐挫力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身體就開始接種疫 苗,它可以讓孩子體內產生抗體,免受很多病 毒的侵害。

孩子的內心也是可以接種疫 苗的,生活中,孩子除了體驗自然遇到的挫折和不愉快之外,還可以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耐挫力和心理免 疫力。

首先,讓孩子參與體會挫折感的遊戲和活動,平時在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有輸有贏的遊戲,比如,一些合作性的桌面遊戲,電子遊戲以及一些戶外挑戰等。

其次,作為父母,要捨得讓孩子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比如孩子總是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忘記帶作業,打電話要求父母去送,否則就要挨批評,那麼家長一定要捨得孩子挨批評,幾次下來之後,他自己就會記得上學一定要帶作業。

蕞後,當孩子遇到挑戰或掙扎時,父母一定不要過早的去幹預,可以適當地提供支援,但不要怕孩子受挫,怕孩子痛苦,而選擇去幫助孩子完成。

尼采說過“殺不死我們的,必將使我們強大”那對於孩子來說,挑戰和掙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當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和克服困難時,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什麼都替代不了的。

二、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增強心理韌性

關於樂觀和悲觀,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沙漠中有兩個人迷路了,悲觀的人說,慘啦,只剩半瓶水了。樂觀的人說,太好了還有半瓶水!

結果,悲觀的倒在了裡水源僅有幾百米的地方,而樂觀的憑著半瓶水走出了沙漠。

作為父母,要怎麼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呢?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了一種ABC模型,這個模型把一件事情的發生稱為A,對事件的解讀和看法稱為B,我們的反應也就是蕞後的結果稱為C。

同一個事件(A),由於對她的看法(B)不同,我們的反應就會不一樣。就沙漠中的兩個人,因為對半瓶水的看法不一樣,結果也就千差萬別。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生活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事情積及的看法。

生活中,我們可以和孩子玩轉念一想的遊戲,首先把孩子日常不開心的事情寫下了,對孩子進行提問,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想法,如果孩子給出的想法比較消及,提示孩子轉念想一想,如果換一種積極的想法,這件事情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

透過遊戲讓孩子明白,生活的每一天,都會面對不喜歡的事情。有時候,雖然不能控制事情的發生,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可以增強面對問題時的心理韌性,從而不讓自己被困難打敗。

三、教會孩子解決問題,加強心理韌性

生活中,你會發現,當孩子面對問題,不知道怎麼應對時,就會對挫折感到憤怒,鬱悶、或者感到焦慮,如果我們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步驟,那麼在面對問題時,就會知道怎麼處理。

第 一步:說出問題。孩子說出問題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理清思路的過程。

第 二步:制定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多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頭腦風暴,至少列出3-5個解決方案。

第三步:討論每種解決方案可能的後果

綜合考慮列出的解決方案,幫助孩子分析每種方案潛在的正面或負面結果。

第四步:選擇一種解決方案

鼓勵孩子選擇一種感受較好的解決方案

第五步:把方案分級成細節性的步驟

把方案分 解成更小,更易於管理,利於實施的方案

第六步:測試方案

告訴孩子動手嘗試選定的方案,看看會發生什麼。只有自己親 自嘗試了,才會對這個事情有一個更好的認知。

達爾文曾說過:“生存下來的也許不是蕞強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

所謂適者生存,未來世界,能夠幸福生活的人,一定是擁有高 強心理韌性的人,心理韌性的培養,從娃娃抓起,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堅強的靈魂。

孩子心理脆弱怎麼辦?3招幫你擁有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心理韌性

孩子心理脆弱怎麼辦?3招幫你擁有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AB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