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糧食一滴汗,一餐一飯來之不易

我是一個農村人,從小就看慣了父母在地裡辛勤勞作的場景,也從小被父母教育著要勤儉節約,珍惜糧食。

在我的印象中,農村人最辛苦最忙碌的就是收稻穀、收麥子。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到收麥子的季節,學校都會放假,那會叫“農忙假”,學生們從學校回到家,幫著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年紀大點,可能就會跟著大人們割麥子,脫麥粒,年紀小點的,就會端茶倒水,拾拾漏掉的麥穗,等忙得差不多了,學校再恢復正常的教學。那個時候,我也有拿著鐮刀到地裡割過麥子,尖尖的麥芒會穿透衣物,直接紮在面板上,再浸著汗水,火燒火燎地疼;鐮刀拿的不好,或是鐮刀的刀把沒有用布條纏好,一會兒手就會磨出好幾個水泡。農忙季節,也不會說等水泡消了之後再幹活,基本是手工回家後,媽媽拿根針,在火上燒燒針尖,一下戳破水泡,第二天接著幹活。一個農忙假結束,回到學校,大家身上或多或少會留下勞作的痕跡,或是手上多了老繭,或是身上留了傷口,曬黑,那是必然的。

一顆糧食一滴汗,一餐一飯來之不易

我們老家收稻子是在8、9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進入到8月以後,稻子開始一天天變得金黃,父輩們會每天都去稻田裡走一遭,摘幾個稻粒,用手指頭捻一下,看看哪塊稻田裡的稻子可以收割了,可以收割了,就會拿出收割的工具,開始抓緊時間收割。

我的老家地處丘陵地帶,在我小的時候收割機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在我們家用程度,於是收稻子是全是人工,所能用的工具就是一把鐮刀,一個扮桶,一張厚厚的躺席。鐮刀用來割稻梗,一把把放好,一把稻梗的大小是適合一個成年人雙手合攏可以抓握緊。我小的時候,手比較小,一般要割4、5把稻梗放在一起才適合大人去打稻子。扮桶,估計很多人沒有見過,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頭做的框,差不多90釐米左右的高度,扮桶是用來是用來脫稻粒的,雙手抓著稻梗,使勁往扮桶的木架上摔,在衝擊力的作用下,稻粒就脫下來了;而躺席的作用就是方式稻粒不要飛濺到外面。

一顆糧食一滴汗,一餐一飯來之不易

收稻子的時候,因為氣溫高,所以基本是早上4、5點就起床,在天亮之前隨便吃點東西,能看見人影的時候就下地,開始收稻子。我小的時候起得會晚一點,去到地裡的時候,周圍已經此起彼伏地響起了打稻子的聲音了。等8、9點的時候,太陽昇空炙烤大地的時候,大家就收工回家,把扮桶裡的稻子倒在堤壩上晾曬。等下午太陽下山後,再繼續下地去收稻子。晾曬稻子時要經常用竹耙去翻,並把稻草抓出來,週而復始。在太陽比較好的情況下,一般晾曬3天左右就可以了。晾曬乾了,稻子還不能直接收進穀倉,還要做最後一道工具,用風車車稻粒,吹出那些空癟的稻粒,只留下飽滿的稻粒進穀倉。

在收稻子的過程中,費力出汗這只是其中一點,有見過收稻子的人估計都有注意到,收稻子的人一般都是穿的長袖的衣服,會把自己儘量捂得嚴實,這是因為稻草和稻粒上有小小的刺,紮在面板上又癢又疼,只有在用清水清洗之後才能得到緩解,有限面板敏感的人,可能會被這些小小的刺弄得面板紅腫,所以大家會把自己儘量捂得嚴實點。

一顆糧食一滴汗,一餐一飯來之不易

現在,我的父母還在農村種著水稻,但是比較好的是有了收割機,基本不再用人工收稻子了,不過每年收稻子那幾天,母親還是會變得又黑又瘦,收稻子有了機器代替,但是曬稻子還是要人工去完成的,在烈日下經常去翻曬,做得再足的防曬工作都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整個收稻子的過程,用一粒糧食一滴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的,真正去收過稻子的人,才會知道我們的一餐一飯來得多不容易,所以,珍惜糧食,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