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有這樣一句話,不知道您聽到過沒有,“寧喝桃園一碗酒,不點梁山一柱香”。說的是交朋友論兄弟,要像劉關張桃園結義那樣,真心誠意,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初關羽身亡,劉備冒著斷送江山的風險也誓要復仇。

此等情義,何其珍貴!再看梁山呢?眾弟兄來自五湖四海,有被迫造反的,有混不下去來梁山找飯轍的,到最後也是分崩離析,死傷無數,無法做到真正的同心同德,這樣的“義”,不結也罷!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就是梁山好漢之一,也是與眾兄弟並沒有看上去那般融洽的一個典型。可以說,這位好漢與梁山許多兄弟格格不入,最後生病至死都無人問津,他又是誰呢?

關於這位好漢,《水滸傳》中是這樣描述的:他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他自幼便習得一身的好功夫,又因為臉上天生有一塊青色印記,江湖人給他喝了個號,叫“青面獸”。他武舉出身,官至殿帥府制使。這位好漢說的就是楊志。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說他與許多好漢格格不入,還要從他的經歷和性格說起。

首先,他本意並非想落草為寇,推翻朝廷,而是更加認同當時的統治,並極力融入其中,萬般無奈才加入梁山。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楊志出身將門,又中武舉,屬於十足的“官三代”,在當時來說算得上是“根正苗紅”,他受到的教育和身處的環境都讓他沒有任何理由要與朝廷作對。

怎奈楊志命運多舛,仕途諸多不順。他第一次丟官是在擔任殿帥府制使時,丟了花石綱而入獄,索性趕上大赦,出了囚牢。他出獄後並沒有因為被囚的經歷而心灰意冷,而是積極想辦法回到官場當中,他當時一心一意想的都是如何能夠官復原職。怎奈奸臣當道,他那點碎銀如何能滿足貪官的胃口,他此番努力以失敗告終。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銀子打點失敗,楊志也變得落魄了,他不得已去變賣家傳的寶刀,以謀求生存之道,陰差陽錯間遇到了當地的一個無賴,楊志哪裡受得了這種人渣的氣,手起刀落便要了無賴的性命,也因此有了二次牢獄之災。

您說楊志如此命運不濟,卻也有柳暗花明之時。此番入獄後,他被判充軍,刺配大名府,卻又在此得到了高官的賞識,重新受到了任用。至此,楊志等於在職場上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格,昔時的楊志再次意氣風發地振作起來,準備幹出一番成就去光耀楊氏的門楣。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造化弄人,世事無常。楊志的仕途註定無法按預定的軌跡走下去。他再次被委以重任,押送生辰綱,不巧就遇到了梁山的兄弟誓要奪取生辰綱。於是,楊志又一次失職。至此,他沒有再敢回去覆命,因為這生辰綱干係重大,他明白,即使回去也必是一死,所以,他選擇了逃走保命,這才有了落草的打算。

透過這樣的經歷我們能夠看出,楊志最終

逼上梁山

的無奈。甚至可以說,

他就是被梁山的兄弟們斬斷了本來可以光宗耀祖的仕途

,您說,他的心裡能完全沒有恨意嗎?他和那般兄弟能真的完全一條心嗎?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然後,楊志本身的性格軟弱,也與眾好漢格格不入。

我們一提樑山,眼前的畫面都是那種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腦袋掉了碗大個疤,置生死於度外的快意江湖。而楊志卻不盡然。

說到這裡,我們還是要強調楊志的出身。他本身是有著光環的,是有強烈的優越感的,

他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性格中有他軟弱的一面。

比如他第一次尋求復職,如果他就是一個正人君子,他不應該拿銀錢去通路,說明他身在官場多年,早已被同化,甚至習慣了官場的汙濁之氣,並能自然地隨波逐流。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再比如他丟了生辰綱,如果他真的是忠君之臣,他應該回朝廷負荊請罪,博一個忠君的美名而不是逃跑為寇。

後來,他已是梁山一份子,在一次戰鬥中迎戰張清,作為當世武舉,將門之後,他竟然在落下風時嚇得“膽喪心寒,伏鞍歸陣”。凡此種種,都說明,

楊志不是一個快意生死之人,他從很珍惜自己的仕途,到後來很珍惜自己的性命,都與梁山大部分好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此外,楊志不擅長與人交往,這也是他與梁山眾兄弟融入度較低的一個原因。

在押送生辰綱的時候,楊志並不是孤身一人,他是帶著許多的隨從。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大家都是人困馬乏,渴望休整,但楊志這個人比較自我,沒有考慮大家基本的需求,只是一味地要求趕路,略有不服便呵斥甚至鞭打,這就使他很不得人心,關鍵時刻引起了眾怒,直接導致眾人落入了梁山的圈套。

梁山兄弟不費一兵一卒就輕易劫取了生辰綱。由此可見,楊志天性如此,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即便上了梁山,也很難與大家愉快相處,受到孤立也就在所難免了。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從前面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對於宋江選擇招安,楊志是認同並且擁護的,甚至是求之不得的,因為那個朝廷才是他更為熟悉的團體,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後來,楊志在討伐方臘的戰役中,沒能走到最後,病死他鄉,結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與他結拜的眾兄弟由於各種原因,都未能送他最後一程,他終是形單影隻地走向了另一個世界,沒能實現“不求同年同月同日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梁山上格格不入的好漢,生病至死都無人過問,他是誰?

只是,我們不知道,如果他沒有生病,活著回到朝廷,是會因為他的祖上受到英雄般的禮遇,還是會與宋江一樣,一杯毒酒斷送終生呢?如果他知道朝廷將再次要取他的性命,他此番是會選擇慷慨赴死,還是會又一次選擇逃命去呢?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