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師傅與師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別再叫錯了。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曾經看到過一篇網文,寫的是馮鞏與賈玲的故事。文中,賈玲稱馮鞏為師傅。

在相聲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講究師門出身。要想在相聲界有個立足之地,必須得拜師,才能獲得“合法”身份。

那麼,徒弟稱其師到底是該呼為“師傅”,還是“師父”呢?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要想弄清這一點,先還得從“師傅”與“師父”的誕生史說起。

從語言文字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先有“師傅”後有“師父”的。起初,“師傅”與“師父”屬形異而義同,發展到近代,“師傅”與“師父”才有了較為明確的分工。

歷史上的“師傅”,本義即老師。“師傅”一詞,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且從一開始就是用來指老師的。

《榖梁傳》昭公十九年有這樣的說法:

“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已8歲的兒童,如果還不進學從師,那是父親的罪過。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自秦漢以來,“師傅”一詞又演變為專指帝王之師。其時,朝中出現了一類新職位——

太師、太傅、太保

少師、少傅、少保

太師、太傅、太保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而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起初他們都是太子的老師,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師傅”就是太師和太傅的合稱,意指帝王之師。

當初,“師傅”的身份地位是非常尊貴的,所謂的“

身為師傅,貴極人臣

”,因為“師傅”的地位太尊、聲望太高,這一稱呼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排他性。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從南宋開始,“師傅”的所指逐漸下移,身為平民百姓的老師也可以蒙受此稱。

至於用師傅來稱呼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則是清代中後期以後的事情。

20世紀60年代後,工人們在工廠也也開始互稱“師傅”。師傅一詞就徹底平民化了。

“師父”的稱呼,則是到了唐代才出現的。姚思廉的《梁書》中有記載說,高祖德皇后郗徽的祖父郗紹,曾任“宋國子祭酒,領東海王師父”。在《文苑英華》中,“師父”也一再出現。

那時的“師父”和“師傅”相類,既有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如“

臣雖駑劣不才,竊服師父之訓

”;也有特指帝王的老師,如“

乘箕入相,就三命而作鹽梅;投釣升朝,封四履而稱師父

”。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唐朝以後,“師父”開始用來專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身懷絕技的武術家開門授徒,就被徒弟喚作師父。比如,周僮就是岳飛的師父。

元明時期,“師父”往往用作對和尚、道士的尊稱。

由於古代為師者一般為男性,故將“師”比作“父”。久而久之“師父”已成固定用詞,實際用法並不限於男性。

比如最常見“師父”用詞的武俠小說中,授業者無論男女,皆被尊為“師父”,此時如果改用“師傅”反而不甚妥當。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師父”一詞,在感情色彩上要比“師傅”強烈得多。在古代,師父往往自己收養徒弟,弟子住到師父家裡,由師父貼錢教養,把徒弟當成家人。所以,

 叫錯“師傅”與“師父”,會被罰沒飯吃的。

即便後來的師徒沒有如此親近的供養關係,但是,在傳統觀念中, 師與父也具有同等重要意義,因此舊時也使用“父師”一詞。雖然師徒之間不一定有那樣的約束,但“師父”一詞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老師和父親是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在傳統社會中,“父”具有被仰視、遵從的特殊地位。儒家講“天地君親師”,就是將師者的地位等同父母。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正所謂“

父生之,師教之

”、“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師父”的稱呼,在保留了原有的傳授知識或技藝的意思之外,還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現了古人對老師猶如對父親一樣的感情。

所以,無論古今,稱呼自己愛戴的老師為“師父”,於理為然,於情洽切。

“師傅”還是“師父”?叫錯了會沒飯吃!

在現代語境中,“師傅”是對手藝人(從事有技術含量工作的勞動者)的一種尊稱。

比如,鄉下前些年就稱木匠、瓦匠、裁縫、鐵匠、篾匠等為師傅,現在城市稱公交車、計程車等司機為師傅;另外,大街上問路時,也有稱陌生人為師傅的。

“師父”一詞,則是對自己有傳道授業解惑之恩的人的尊稱,感情色彩更濃烈。比如學生對老師、徒弟對師父。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發現,前文所述中,賈玲稱呼馮鞏應為“師父”而非“師傅”。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