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05 隱形攻擊:溫柔的迫害

第六章 當天空失去了顏色——絕望的憂鬱人格

05 

隱形攻擊:溫柔的迫害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憂鬱人格者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隱蔽性。這倒不是說他在一人分飾兩角,而是從戀人的角度而言,憂鬱人格者的內心世界有隱形攻擊和潛在報復的心理,他們就像安靜的蠍子,平時並不會張牙舞爪,而一旦觸怒了他們的敏感神經,他們的還擊卻冷漠如鐵、痛徹入骨。憂鬱人格喜歡非暴力迫害,這與他們對陰暗的看法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有關,他們對於不滿的事情,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會和對方進行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在現今的家庭中,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

維拉在5年前出軌了,這件事後來讓丈夫傑米知道了,他沒有暴跳如雷,沒有對維拉惡語相向,甚至連指責都沒有。他們沒有選擇離婚,而是繼續生活在一起,然而,這對維拉來說,比離婚更痛苦——在之後的5年中,她如同活在地獄一般。維拉每天眼浸淚水中,為自己的過失懺悔,也想竭力挽回這場婚姻,可傑米似乎看她哪裡都不順眼。他們的兒子不到5歲,由傑米的母親幫忙照顧。傑米很少回家,他總是託辭說工作忙,只是週末才回來看一下兒子和母親,基本不與維拉交流。過了一陣子,孩子被送到外婆家,家裡只剩他倆。傑米每週回來2—3次,一回來就躲進書房,或者乾脆矇頭睡覺,第二天一早就走了,依然不願和維拉交流。這種冷暴力讓維拉感到萬分痛苦,她無法忍受這種冷漠,最終還是選擇和傑米離婚。

顯然,傑米是對維拉的出軌產生“心結”。如果說一般人在遇到這種事情時,會抓狂,會憤怒,甚至會對對方拳腳相向,那麼憂鬱人格者則恰好相反,他們通常會選擇一種悄無聲息卻更為尖刻、冷冽的對峙方式,用以懲罰那個觸犯自己的人——這就是他們表達憤怒的獨特方式。在上面的案例中,傑米就產生了這種憂鬱人格的心理反應,他沒有選擇明朗化的對抗和反擊,沒有對妻子使用過激的言行和實質性的態度來報復,但也不能從內心徹底化解妻子出軌帶給他的打擊和痛苦,而是採取一種隱形的攻擊來維護自己的心理。雖然他還是和妻子保持著夫妻間的同床共枕,但他的心中早就長滿了冰稜,使人無法真正靠近。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通常就是憂鬱人格者的目的。

研究分析表明,憂鬱人格者具有更具傷害力的“冷暴力”,讓他人“痛在心裡”。這主要表現為,在與他人產生矛盾時,不是透過暴力或激吵的方式進行和處理,而是對對方表現得比較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在婚姻關係中,還出現停止和敷衍性生活、懶於做一切家務的情況——這是憂鬱人格者採取的對於“拳腳相加、頭破血流”而相對溫柔的報復和迫害。

琳達最近對丈夫弗蘭克的行為產生了猜忌和懷疑:平時弗蘭克由於工作繁忙,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儀表服飾,總是琳達在幫他操心打理,可最近,弗蘭克莫名其妙地開始打點起自己的外表來,刮鬍子,抹護膚品,甚至還給外套上噴古龍水。這讓琳達憂心忡忡,擔心弗蘭克是有外遇了。可弗蘭克給出的理由是,公司最近搞了個聯誼活動,和兄弟公司合辦了一場公益活動,為此他才特意打扮一下,沒有其他想法。琳達對弗蘭克的解釋很不屑。她的憂鬱人格開始作祟,並設計了一個檢驗弗蘭克的計劃——對弗蘭克進行“性管制”,不讓他碰自己。2周下來,弗蘭克有點受不了了,他叫囂著,認為琳達是在折磨他。

對憂鬱人格者而言,這種疏遠和冷淡的態度,往往加大了夫妻之間的“離心力”,這是失敗的反擊。這種拒絕式的折磨,看似是迴避,其實是一種憤怒情緒的表達,是一種被動攻擊。這種憤怒一旦產生,就要尋找宣洩的出口,而憂鬱人格者最擅長這種溫柔的反擊。琳達用“性管制”的方式來表達對弗蘭克的憤怒,雖然這種憤怒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湧動,對家庭生活的殺傷力不可低估。

小寧5歲了,爸爸每天早上要送他去幼兒園。可每天早上幾乎都成了他和爸爸進行“戰鬥”的最佳時間。從起床穿衣到整理書包,喝水撒尿,小寧都慢慢悠悠,不慌不忙,這讓還要趕去上班的爸爸心急如焚,異常焦慮。小寧的爸爸本來性子就急躁,看到小寧這種表現,就對他加以訓斥——“你就不能快點嗎?我還要上班啊,快點,快點,快!!!”可越是這樣,小寧對此越無動於衷,他還是我行我素,用他那習慣性的動作蹬上鞋子,慢吞吞地給鞋帶打結。小寧的爸爸氣得真想給他兩腳,小寧卻說:“你幹嘛不停地催啊?沒看我在穿嗎!”

可後來的一天,由於小寧媽媽有事要提前出門,就去送小寧上幼兒園,小寧卻表現得異常迅速果斷,三下兩下穿好衣服,刷牙洗漱完畢,跟媽媽一起出門了。這讓小寧的爸爸大惑不解,為什麼同樣是去幼兒園,會有這樣大的行動反差呢?

任何人被攻擊,都會生氣,如果他不能用主動的方式還擊,就會採取被動攻擊的方式。小寧的慢,就是對他爸爸經常訓斥他動作慢的還擊——你說我慢,我偏偏慢給你看!研究證明,性情急躁的父母,往往會有一個慢性子性格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慢性格,是在長期對父母的指責產生出一種逆反心理和無聲的抗拒之後養成的。當然,最大的悲劇是幼小的孩子把遭人指責和埋怨在心裡,把對父母的憤怒轉化為痛恨自己。他害怕被遺棄,沒有安全感,他深知,如果採取明顯的反抗,會更加危及自己的處境。於是,他只能用這種隱形的攻擊來作為自己憤怒情緒的排氣閥。而這種行為,會使他們長大後更容易產生憂鬱人格。

憂鬱人格者的隱形攻擊總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漸凝聚成一種能量,在它需要爆發的時候,會以一種特有的緩慢而冷漠的方式進行對自我的救贖。這類人對自我形象的定位是:我是一個經常被人誤解、否定的人,沒有人會公平地對我。這就是我的命,我這輩子就註定是個倒黴蛋了!同時,他們又會覺得自己精神上比別人更高一等,他們不會採取激烈的攻擊行為,而會以他們特有的“高冷”態度進行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