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這8種鍛鍊方法學起來

“大夫,聽說倒著走能治腰椎間盤突出,我可以練倒走嗎?

”近日門診患者張女士詢問道。

30歲的張女士因腰痛伴右臀部大腿疼痛1月,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經中藥、針灸等綜合治療,疼痛減輕,病情好轉。

因為該病治療與鍛鍊並重,我建議她多加強功能鍛鍊,同時肯定地告訴她,可以練習倒走。

那麼,腰突症患者鍛鍊只能倒走嗎?倒走有什麼講究?中醫還推薦其他康復鍛鍊方式嗎?

練倒走有講究

倒走時需腰身挺直或略後仰,這樣可以使正常行走時得不到充分活動的脊柱和背肌受到鍛鍊,有利於氣血經絡通暢。倒走消耗的能量比散步要多,對臀、腿部肌肉也有明顯的鍛鍊效果。

練倒走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此法特別適合經治療後疼痛緩解患者或恢復期患者,不適合腰突症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患者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盲目跟風下床練倒走並不會緩解疼痛,如果不慎扭傷腰部,還會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第二,由於倒走相當於“盲走”,具有一定危險性,宜在空曠平坦處進行,練習時應有人陪伴,防止摔倒跌傷。每次練習30分鐘左右,每日1~2次。

推薦8種鍛鍊動作

其實,練倒走只是眾多鍛鍊方式之一,以下推薦抬頭昂胸、飛燕點水等8種鍛鍊動作,可以幫助腰突症患者更好地恢復腰背足腿肌肉力量。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腰脊有力,有助腎精充盈,促進氣血暢通。腰突症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強腰背肌鍛鍊,輔助四肢活動。根據體質選擇不同動作組合鍛鍊,可起到活血通絡、強筋健骨、壯腰健腎之功效。

①抬頭昂胸

取俯臥位,雙手支撐於床面,先將頭抬起儘量後伸,同時雙手支撐起半身,使胸昂起,昂胸的力一直要達到腰部。1次做15~20個,每日2~3次。

②飛燕點水

飛燕點水亦稱燕子飛,是練習腰腹肌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取俯臥,雙側胳膊置於身體兩側,頭頸、上半身與兩腿同時背伸,令整個身體後伸成一自然弧形線,同時吸氣。其形如鯉魚打挺,又如飛燕翔空。停留片刻後呼氣還原,每日早晚各做15~20次。

③抱膝觸胸

仰臥位,雙膝屈曲,雙手抱膝使其儘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每日早晚做20~30次。

④仰臥蹬車

仰臥床上,雙腿抬起屈曲向上做類似蹬腳踏車狀的動作。每日早晚20~30次。

⑤拱橋式

拱橋式又名五點支撐法。仰臥床上,以頭、雙肘、雙足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軀幹和下肢離開床面,儘量抬高,如拱橋狀,保持10~15秒,放鬆。隨著鍛鍊的進展,可將雙臂及手抱於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後部為支點(三點支撐)練習。每日早晚連續做20~30次。

⑥站立扭髖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兩側髖關節向左右兩側扭動,同時肩部也隨著微微傾斜,左右各做20~30個,每日2次。

⑦伸腰

取站位,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上肢向前上舉過頭,同時身體做後伸動作,逐漸加大幅度,並使活動主要在腰部,而不是在髖部,還原休息後再做。動作要緩慢,自然呼吸不要閉氣。每日早晚各做20~30次。

⑧吊單槓

兩手正握(掌心向前)槓,距離略寬於肩,將身體懸垂於空中。身體素質好者可以在單槓上做引體向上動作,體力稍弱者可以雙手握扛,兩腳懸空,保持懸吊狀態,每日10~20分鐘,手臂發酸可休息片刻。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文: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 郭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