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了1000年的‘學而時習之’!

子仁問王陽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先儒說,學是效法先覺者的行為,這樣說正確嗎?”

王陽明說:“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如果去人慾、存天理,就自然會求正於先覺,考求於古訓,就自然會下很多問辨、思索、存養、省察、克治的功夫。

這些也不過是要除去自己心中的私慾,存養自己心中的天理罷了。至於說‘效先覺之所為’,那只是說了學中的一件事,也似乎在告訴大家學習是向外去求取了。

‘時習’猶如‘坐如屍’,不是專門練習端坐,是在端坐時鍛鍊這顆心。‘立如齋’,不是專門練習站立,是在站立時鍛鍊這顆心。

‘悅’是‘理義之說我心’的‘說’。人心原本就歡喜義理,好比眼睛本來歡喜美色,耳朵歡喜音樂一樣。

只因為私慾的矇蔽和拖累,人心才有不悅。如果私慾一天天減少,那麼,理義就能一天天滋潤身心,人心又怎能不悅呢?”

被誤解了1000年的‘學而時習之’!

王陽明認為‘心即理’,所以學是要學去人慾、存天理。比如我們看到《論語》中孔子談‘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這一段時。

如果只是在表面學習,始終得不到要領,甚至會認為孔子過於迂腐,原文意思大致是這樣的:

葉公對孔子說:“我們那裡有一個特別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別人的羊,於是他把父親報了官,並親自指證他”

孔子回答說:“我們那裡的正直跟你們那裡的正直不一樣,我們那裡父親偷了羊,兒子會替他隱瞞,兒子偷了羊,父親會幫兒子隱瞞。”

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按照大多人的理解,舉報父親才應該算是正直吧。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理解孔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作為聖人,為何會覺得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正直?這不是故意撒謊?難道撒謊才是正直?

如果不明白為學的目的是‘

去人慾、存天理

’,就只會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認為孔子迂腐,或者認為儒家最注重孝道,甚至愚孝。

當明白為學的目的是‘去人慾、存天理’之後,就知道了孔子其實想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

假如,當你知道父親偷了別人家的羊之後,一般起的第一個念頭絕不是去舉報他,而是先隱瞞下來,然後再想辦法去處理。

這是良知隨感而發的正念,它無善無惡。很多人在這個地方分善惡,要明白心之本體無善無惡,良知也是無善無惡。

所以這裡替父親隱瞞也是無善無惡,不要覺得隱瞞就是惡。

但是你在書上學到,做人要正直,不能撒謊,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認為偷竊是壞事,不正直的事。

於是你第二個念頭開始覺得要舉報父親才對,因為你覺得我必須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要按原則行事。

此時,當你覺得我必須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時候,那麼你的目的,你的第二念已經離開了良知,變成了為己的私慾。

因為“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這是‘有為’,這已經不是你良知發出的第一個念頭了。

不慮而知是良知

,不慮才是‘無為’,才是自然之道。不用思考,不用故意,自然就能知道的念頭,才是良知所發。

被誤解了1000年的‘學而時習之’!

而你在外面學到的知識,讓你故意思考要做一個正直的人,於是這些知識反倒障礙了良知所發,就是知識障,已是私慾了。

所以活在原則裡並不一定就是對的,我要怎樣…,這不是正是為己的私慾嗎?有一個我執在裡面,這裡大家可能要多思考下,否則理解不了。

因為那些隱藏在善意和正義下的私慾,是很難覺知到的。正如有時候你對孩子過分的好,可能隱藏著一個為己的私慾。

而孔子則是隻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看自己良知發出的是什麼?良知是替父親隱瞞,那就去隱瞞,依照本心行事。這就是誠,誠於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就是率性之為道,這就是致良知。

相反,第一念是替父親隱瞞,但你為了故意做個誠實正直的人,或者為了一個誠實正直的名聲,而不依照本心行事,那反而是對自己不誠實,違背了自己第一念的初衷,這是自己欺騙自己。

當良知發出的是讓父親去自首,那就讓父親去自首,孔子並不是教你一種固定的方式,如果凡是遇到父親違法就要替父親隱瞞。

那現代社會如果你父親殺了人,你敢替他隱瞞嗎?明顯不能,因為良心會不安。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就是讓自己能夠心安,能夠問心無悔。

被誤解了1000年的‘學而時習之’!

在孔子那個時代,替父親隱瞞是能夠瞞下去的。如果舉報父親偷羊,反而會讓自己不能心安,覺得對不起父親。

在現代社會,犯了法是很難隱瞞下去的,一下就能查到你父親了,這個時候你隱瞞反而是害了他。所以這個時候你的良知一定不會發出替父親隱瞞的念頭。

環境不同,事情不同,處理的方式就會不同,所以

孔子說要識時務

,其要領是遵從良知的指引行事。

現在就明白了,孔子之所以對葉公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只是

為了救偏補弊,防止人們錯把私慾當天理

其實還是在教人“去人慾、存天理”而已,為學不過如此而已

信解諸法,離言絕慮,任何大道一旦用語言講出來,都會落到一邊,一定會有另一邊的偏頗。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被誤解了1000年的‘學而時習之’!

聖人一般不會寫書,也是因為但凡闡述一個觀點,必定有另一個觀點來對立,容易誤導人。

所以經典都是描述聖人與弟子的對話,講述的都是聖人針對弟子問題的偏頗來糾偏。

《金剛經》、《論語》、《傳習錄》皆是如此,《道德經》也是老子為了解答尹喜的疑惑而留下的文字。

所以我們學習前人經典時,就不要只看重文字的表面,而是深究聖人講述這段話時,是為了糾什麼偏?去什麼人慾?存什麼天理?

唯如此才是真正的知學,才能做到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學問才不會感覺支離破碎。才能夠將所學全部串聯在一起,如此用功必定事倍功半。

然後在此基礎上才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