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在第東巡的路上駕崩,而他駕崩的地點也被後人稱為“鎖龍之地”,正是趙武靈王被困死的舊址,沙丘平臺。

對於天下來講,文化、經濟、領土還在統一進行時的階段,始皇帝的駕崩造成的影響非常之大。當時僅是剛剛穩定的天下局勢,將會因為秦始皇的逝去而發生變數,為了抵擋這種變數,秦始皇臨終前下旨立尚在上郡的扶蘇主持葬禮,這就意味著,秦始皇立的新君是扶蘇,而不是自己所寵愛,帶在路上的胡亥。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可惜的是,沙丘宮一行人中,並不是全部都願意忠誠於秦始皇的遺命。面對秦始皇的駕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新的機會,例如趙高,一箇中車府令最後成為丞相,就是借用了這次機會,而趙高在沙丘宮主導了影響整個大秦命運的政變,違背秦始皇遺志,史稱“沙丘政變”。

秦朝轉折點:始皇帝駕崩而秘不發喪

隨著秦朝統一,周代以後的紛亂被終結,一個偉大的帝國代替了以往零碎的政權割據。這樣的天下必然是有著巨大凝聚力的,而對於皇家而言,這樣的天下對於每一個皇帝的後裔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秦始皇駕崩於沙丘宮,這件事在當時以李斯為首的核心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就是意味著皇家或許會發生大亂。秦始皇的“遺詔”並不重要,沙丘平臺山長水遠,僅是先帝遺詔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和震懾力,先帝遺詔的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皇子們的暴動。

嬴政有二十多個兒子,當時擁有實力最強的理應是被“處罰”的公子扶蘇,有著蒙恬數十萬軍隊的擁護,剛剛好,扶蘇又是秦始皇的遺命新君,只要把秦始皇的遺命悄悄地告訴扶蘇,天下就會安定,可在這個節骨眼,就是有人要搞事情。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有著自己心思的趙高掌握了秦始皇的遺命,找到了李斯,跟李斯說的是另一套說辭。

李斯想要的是權力,他心中知道扶蘇是個最合適的皇帝,但是扶蘇最信任的可能是蒙恬,當扶蘇登基,李斯或許就要失去權力。因為關乎自身利益,李斯不得不冷靜考慮,一邊是觸手可及,十分好控制的胡亥,另一邊是不穩定的扶蘇,在多番掙扎後,李斯決定聯合趙高,立胡亥登基。

但在立胡亥登基之前,還是要把隱患去除。

趙高李斯二人偽造詔書,把秦始皇的遺詔變成了“賜盡”,大概意思就是指責公子扶蘇的不稱職,要求扶蘇和蒙恬自盡,兵權交給王離。面對這個要求,扶蘇哭過之後便應許自盡,但蒙恬卻是抗命,但不管蒙恬如何,假詔書已經達到了主要目的,扶蘇已死,胡亥的皇位便是穩定了。

立胡亥為帝,不可能在沙丘宮進行,而是要返回都城才可以做到,但是一旦暴露出了秦始皇已經駕崩之事,亂子還是接踵而來,那麼趙高和李斯又面臨了新的問題,如何處理秦始皇的遺體。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趙高瞞天過海之法:鮑魚掩飾氣味

秦始皇駕崩並不是在冬月,炎熱的天氣讓他的遺體難以儲存。

從河北沙丘平臺返回都城,一路非常漫長,途中秦始皇的遺體必然會發出臭味,沿途的官員肯定也有諸位皇子的眼線,因為秦始皇的兒子實在不少,從沙丘平臺安全回宮的難度非常之大,為了掩飾秦始皇駕崩的事實,趙高絞盡腦汁,最後想出了“掩飾氣味”的方法,但這一招,真的讓他瞞天過海。

當秦始皇佇列到達了九原的時候,秦始皇的遺體果然發生了異變,傳出了臭味。

趙高找來了“鮑魚”,以酷熱天氣在暴曬後發臭的鮑魚氣味,來掩蓋秦始皇的遺體氣味,而這些鮑魚,就掛在了秦始皇的車輦之外,雖然造型十分奇特古怪,可是架不住有效。趙高此舉的的確確把一路上的人都騙了過去,一直回到了都城,都沒有被揭穿。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其實趙高瞞天過海一事,最重要的並不是趙高使用的“鮑魚”多麼高明,而是一行人的高度配合,例如左相李斯,當時的人們必然也想不到左相李斯也會撒下這個謊。車隊西返,大家眼中的皇帝車輦除了掛著鮑魚有點奇怪,沒有太多別的質疑,因為秦始皇這次東巡的確到了海邊,帶點“特產”回來在邏輯上說得過去。

除掉了扶蘇,穩定了皇子,到了都城後,趙高和李斯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趙高和李斯立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他們一致認為胡亥為人實在、好控制,對於他們而言,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皇帝人選,因為這樣他們就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事實也是如此,趙高很快就迎來他人生中的政治春天,趙高成為郎中令,把控朝政,過了一把當權者的癮。

立了胡亥登基後,秦始皇之後事才開始大辦,秦始皇早在駕崩之前,就參與設計了自己的陵寢,位於驪山的陵寢,將是這個始皇帝的地下世界,在下葬時,陵寢的主室內佈滿了水銀,裡面的長明燈則是“人魚燈”,極有可能是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所射殺的“大魚”身上的油膏,當秦始皇入土為安,秦朝也開始了最後的時光。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當趙高進入了新的秦朝政治中心,他開始除掉了李斯,在除掉了李斯後,趙高開始對秦二世下手。但不管是秦二世還是趙高,他們都加劇了皇朝的消亡速度,秦末的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是在趙高所篡改的“遺詔”後的蝴蝶效應。

大秦之殤:三世而亡

秦始皇五次出巡的緣由在歷史中眾說紛紜。

但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出巡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穩定局勢。在秦始皇駕崩的幾年之前,天下發生了許多怪事,例如熒惑守心,隕石墜落,這些現象對於皇朝而言都是大災之象,而最為神秘的一次則是有人預言祖龍將死,果不其然,敏感的秦始皇最終在路途中死去。

秦始皇所駕崩的地方也十分巧,既是商紂王醉生夢死,沉淪自我的地方,也是一代雄主趙雍的慘死之所,而在兩個重量級“邪門”事件之後,始皇帝在修繕過的沙丘宮駕崩,這讓沙丘宮成為了後世帝皇們的禁忌之地。

客觀地講,秦始皇的第五次出巡,實則對自己的身體有所預感。他將扶蘇安排在上郡,將蒙恬放置在扶蘇的身邊,看似懲罰,但實際是給了扶蘇足夠的力量,讓公子扶蘇在自己駕崩後得以順利登基,可惜秦始皇走得太急,身邊也沒有完全可以信任的心腹,最終讓趙高和李斯得逞。

被一石鮑魚給“騙”了,且看趙高如何把駕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陽

秦朝的命運線在秦始皇駕崩後走歪了。

趙高把控朝政,逼害秦二世,當他再立秦三世的時候,秦朝就已經被他折騰壞了。而秦三世也較為爭氣,將趙高除去,可同樣可惜的是,秦朝已經註定成為歷史,被天下大軍所毀滅,強大的秦最終也不得不三世而亡。

總而言之,秦朝的末路既像是註定,但又有著深深的遺憾。若是趙高掩飾秦始皇駕崩失敗,那麼天下也將會是另一番結局,一旦被眾人得知秦始皇駕崩,蒙恬就可以名正言順起兵,不論天下最終歸於誰手,但趙高絕對是難以逃過一劫。

真讓人想不到,偌大個天下,被一石鮑魚給“騙”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