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一定以為錯了!明明是

“張翼德怒鞭督郵”

,怎麼變成劉備了?不過,《三國志》裡確實是說劉備打的督郵。陳壽、羅貫中,不知是誰錯了?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三國志》說: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把督郵綁在拴馬柱上),棄官亡命。

裴松之注引《典略》一書裡說:其後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裁減)之,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備,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舍,備欲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見備,備恨之,因還治,將吏卒更詣傳舍,突入門,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郵”。遂就床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著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再來看《三國演義》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劉備因破黃巾有功,除授安喜縣尉。)到縣未及四月,朝廷降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玄德疑在遣中。適督郵行部至縣,玄德出郭迎接,見督郵施禮。督郵坐於馬上,惟微以鞭指作答。關張二公俱怒。得到館驛,督郵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階下。良久,督郵問曰:“劉縣尉是何出身?”玄德日:“備乃中山靖王之後。自涿郡剿戮黃巾,大小三十餘戰,頗有微功。因得除今職。”督郵大喝日:“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汙吏!”玄德喏喏連聲而退。歸到縣中,與縣吏商議。吏日:“督郵作威,無非要賄賂耳。”玄德日:“我與民秋毫無犯,那得財物與他?”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責縣尉害民。玄德幾番自往求免,俱被門役阻止,不肯放參。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卻說張飛,飲了幾杯悶酒,乘馬從館驛前過。見五六十個老人,皆在門前痛哭。飛問其故,眾老人答日:“督郵逼勒縣吏,欲害劉公。我等皆來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門人趕打。”張飛大怒,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逕入館驛。把門人那裡阻擋得住。直奔後堂,見督郵正坐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麼?”督郵未得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玄德正納悶間,聽得縣前喧鬧,問左右,答日:“張將軍綁一人,在縣前痛打。”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玄德忙去觀之,見綁縛者乃督郵也。玄德驚問其故。飛日:“此等害民賊,不打死等甚!”督郵日:“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終是仁慈的人,急喝張飛住手。旁邊轉過關公來,日:“兄長建許多大功,僅得縣尉,今反被督郵侮辱。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不如殺督郵,棄官歸鄉,別圖遠大之計。”玄德乃取印緩,掛於督郵之頸,責之曰:“據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緩,從此去矣。”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三國演義》情節與《典略》大體相似,不過是劉備換成了張飛。不過,要從《三國志,武帝紀》中

“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

之句來看,是不是能說夏侯淵是劉備所殺,而非黃忠所殺呢?因此可以說,史書記載劉備打,也不見得就是劉備親自打,完全可能是張飛動手打而把賬記在劉備頭上。但是,不管由誰來打,這個可惡的督郵,是被打定了。《三國志》說被

“杖二百”

;《典略》則

“鞭杖百餘下”

;《三國演義》裡一連打折柳條十餘枝,柳條也太不經打了。《三國演義》如何將劉備換成張飛?大概是覺得劉備此舉不甚符合他

“寬厚”

的性格,於是移花接術,張冠李戴,換成了一貫嫉惡如仇、性如烈火的張飛。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這樣,張飛的個性就更加鮮明、突出,故事情節也就更令人讀後感到痛快之至。看來歷史上的劉備也並非如《三國演義》中所塑造的那樣一味溫良恭儉讓,還是很有血性的。為使貢打腎郵順利進行,假借執行府君之命,將朝延命官縛於馬樁之上,

“杖二百”

,可見劉備智勇雙全,膽識俱佳,其痛恨汙吏,愛民如子的形象,巴躍然紙上。關羽雖然沒有動手,卻要劉備殺了這個狗官,同樣顯示出其豪俠仗義、不畏權貴的可貴品格。而張飛則直來直去,對害民賊要打便打,絲毫沒有什麼顧慮。《三國演義》以酣暢淋漓的筆墨,熱惜歌頌了張飛這位為民除害的英雄,使得

“張翼德怒鞭督郵”

成為下秋流傳的佳話張飛這個高大、剛直、威猛、正義的形象,深得天下後世人的崇拜。

大耳兒怒鞭督郵?到底是張飛還是劉備打的督郵?

大耳兒劉備怒鞭督郵,打得好!張翼德怒鞭督郵,打得更好!

“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像督郵這樣的貪官汙,亂世大有人在,治世亦不乏其人。索賄、受賄、買官、賣官,吏治腐敗,何時是了?如果我們的基層父 官,多兒個劉、關、張,便會少幾個督郵。

“害民賊,認得我麼?”

一聲大喝,響徹古今。一下多年前的故事,似曾發生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上。鞭抽害民賊,柳枝帶血揮。督郵今猶在,何處覓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