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層林盡染”到“鳥語花香”——中國首都提速建設“森林城市”

從“層林盡染”到“鳥語花香”——中國首都提速建設“森林城市”

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前花紅柳綠。北京世園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李斌 魏夢佳 陽娜)長城腳下,媯水河畔,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內花紅柳綠,生機盎然。

一年前的4月28日,北京世園會在山水之城延慶拉開帷幕,中國向世界發出“綠色邀約”,發出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從暮春到金秋,這場持續162天的綠色盛會,迎來了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900多萬人次遊覽,不僅在世園會歷史上深深鐫刻下“北京印記”,更將“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的種子“植”入無數人心中。

從“層林盡染”到“鳥語花香”——中國首都提速建設“森林城市”

2018年拍攝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造林景觀。北京園林綠化局供圖

“北京世園會讓世界瞭解了中國生態文明,也為北京展示綠色發展實踐提供了一個舞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大偉表示,“如果說世園會園區是‘長城腳下的花園’,那麼北京城就是一座1。6萬平方公里的大花園。”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近年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國首都的園林綠化建設也走上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的美麗畫卷正緩緩鋪開。

近日,在位於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萬畝“綠心”造林現場,綠化工人們正加緊植綠。新植的垂柳、海棠綠意盎然,煥發出勃勃生機。再過數月,這裡就將營造起綠化面積近萬畝的“大花園”,成為周邊居民的休憩場所。

從“層林盡染”到“鳥語花香”——中國首都提速建設“森林城市”

北京世園會園區所在地延慶的秀美風光。受訪者供圖

而在距離北京世園會園區不遠的延慶區康莊鎮,大片的油松、側柏、國槐、楊柳等正蔥蘢生長。經過數年努力,人們在這栽植下300多萬株苗木,使過去貧瘠的卵石荒灘全部披上綠裝,築成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的森林覆蓋率僅1。3%。大風一起,塵土飛揚,“白天二兩土,晚上還要補”是當時北京生態的真實寫照。為防治土地荒漠化,多年來北京持續加大實施生態工程,徹底治理了五大風沙危害區。

2012年至2015年,北京展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2018年起,北京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建設,計劃用5年新增森林綠地溼地面積100萬畝,目前已完工面積過半。透過此重大工程,一些地區已形成萬畝林海,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截至去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4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4平方米。

從層林盡染到藍綠交融、鳥語花香,高質量綠化建設不能滿足於見綠、見水,還要讓森林綠地“活起來”。

從“層林盡染”到“鳥語花香”——中國首都提速建設“森林城市”

北京朝陽壩河常慶花園27日開園,兩位小朋友在園中騎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在造林建設中,我們更注重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和修復,顯著提升了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高大偉說,目前全市已形成千畝以上綠色板塊40個、萬畝以上大尺度森林溼地6處,新增和恢復溼地2247公頃。考慮到野生動物需求,在綠化建設中還種植了多種食源植物,營造小微溼地等,適合動物棲息之地越來越多。

今春,140餘萬隻遷徙候鳥匯聚京城,“組團”來京棲息的天鵝數量有上千只。距離世園會園區不遠的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日觀測鳥類數量最高紀錄達上萬只。作為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裡累計恢復了兩萬畝退化溼地,如今已成為北京及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這些年北京的生態環境逐年向好,來棲息的候鳥也逐年增多,候鳥在北京‘歇腳’的地點越來越廣。”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說。

為拓展城市綠色空間,改善市民身邊的宜居環境,近幾年來北京還積極挖掘城市增綠潛力。一批私搭亂建多、環境髒亂差的地段透過拆遷騰退造林變成了百姓身邊錯落有致的“森林”景觀。越來越多的綠色擠進了城市核心區,為城市發展注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韌性”。

如今,北京城鄉各類公園已達1050個,建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0多個,一座座美麗公園正串連成城市的“綠色項鍊”。

目前,北京正高速推進建立“國家森林城市”。2023年之前,除東城、西城兩區外,其他14個區都要建成森林城市,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在北京世園會園區,近5萬平方米的世園標誌性花卉景觀以及70餘個室外展園也已逐步恢復,將以全新的姿態再次展露風采,重現世園盛景。

北京世園局總工程師、北京世園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蘭年表示,北京世園會從規劃建設到運營各階段都融入“生態優先”理念,園區不僅保留了近5萬棵原生樹木,還新栽植了17萬棵喬灌木,給舉辦地延慶留下了一片綠色,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

據介紹,世園會園區正轉型升級綠色空間,將舉辦北京國際花園節等系列活動。“希望園區能成為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園藝從業者和市民交流展示園藝技術及產品的平臺,繼續發揮好生態教育功能,傳播綠色理念。”張蘭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