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在想“給孩子什麼是最好的”,但很少去了解孩子最想要什麼

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天生的獨特性,這些獨特性往往意味著學習、生活中會存在著極大的不同。

父母總在想“給孩子什麼是最好的”,但很少去了解孩子最想要什麼

家庭教育就是要發現、發掘這些獨特性,並且在父母的引導和鼓勵下精心地呵護和培養他們的個性,並從中獲得快樂,獲得人生的意義。

不可否認,當下對於父母,對於老師來說,孩子最重要的“學業”,基於這種想法,很多時間,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學習上。

每天回家一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作業做了嗎?功課複習了嗎?”

成績分數固然是最被看重的東西,同時,還有其他很多內容,是課堂上不會教,考試裡也不會考的東西,但卻是成長所必須有的。

例如,與同學的關係,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愛護集體等等。一個人只有學會對別人的友愛,擁有善待他人的熱心,才能在社會中平穩的成長、成熟。

考試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整個學業僅僅是為了對付考試,而沒有抓住學習最為關鍵的核心——學會,那結果很可能就變成了機械學習,在考試中迷失了學習的方向,沒有了學習的興趣,最後變得什麼都不想學,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成長過程,孩子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也有著各個階段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或許配合著他自己的能力,或者他沒顧及到自己的能力。

所以,父母想知道孩子想要什麼,不妨先留意孩子的能力,他當下的能力是否可以達到父母的標準和要求,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配合孩子的想法,去發現和發掘他的興趣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