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說起那座曾經被稱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它永遠是我們心中的痛,而關於這段悲痛的來源,我們大概都記得,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劫掠一番後一把火焚燬了它。

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的確,英法聯軍是毀滅圓明園的罪魁禍首,但去翻閱那段歷史的相關資料後會發現,圓明園被毀掉的歷史並沒有這麼簡單,除了英法聯軍的野蠻劫掠外,它在後來還遭遇了三次劫難,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英法聯軍的野蠻劫掠

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城後發現,其早前派出的公使數十人已被清廷殘忍的處死在圓明園,憤怒至極的他們在討論一番後決定給清廷一個慘痛的教訓,焚燬那座皇家園林便成了報復的手段。在北京部分民眾的帶領下,英法聯軍蠻橫進入圓明園,在劫掠無數奇珍異寶後又一把火焚燬了它。

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不可迴避的是,在英法聯軍劫掠的過程中,不少圓明園附近的民眾也爭相進入,他們有的為英法聯軍帶路,有的私自劫掠了珍寶。在同英法聯軍劫掠一番後,又有民眾再次做了幫兇,他們給英法聯軍帶去燃料,助力燒園。就這樣,在英法聯軍及大清北京圓明園附近的部分民眾合力下,圓明園繁華不再。

遭遇了劫掠,又遭遇了“火劫”後,圓明園並沒有盡數被毀,據清廷後來的調查發現,此時的圓明園仍剩下13處景觀,部分山形水系也並未破壞。然而,這僅存的完整並沒有就此躲過劫難,反而是其劫難的開始。

八國聯軍侵華時再遭劫難

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再遭失敗,甲午戰爭敗於曾經看不起的半島小國日本;八國聯軍侵華,直接毫無還手之力,慈禧等人西逃後,北京再成侵略者們的蹂躪物件。不過,據多位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並無史料證明八國聯軍進入了圓明園劫掠,但這並不意味著圓明園就此得以倖免,相反的,圓明園再遭到了自家人的劫掠。清廷駐守西郊的敗兵遊勇和地痞流氓們趁機進入圓明園,他們砍伐了園中的大量古樹,燒成木炭拿出去售賣,同時拆毀倖存的建築物。就這樣,圓明園又遭一劫。

北洋軍閥又“劫石”

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清廷覆滅後不久,中國進入了分裂的北洋軍閥時期,那些手握大權的軍閥們再對圓明園展開劫掠。這次,他們看重的是圓明園裡的那些巧奪天工的巨石石料,不少軍閥皆用盡辦法運走那些自己看重的石料。如軍閥王懷慶拉走一些石料以修自己的達園,東北王張作霖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圓明園的東西。

1917年至建國初,圓明園終被“挖空”

英法聯軍劫掠後圓明園再遭三劫難,最終只剩下今天的殘垣斷壁

1917年後,不少圓明園附近的農民開始進入園中居住,無論是要建房還是種植水稻,他們都會挖山取土、挖山填湖等。就這樣,圓明園裡的山形水系徹底遭到破壞,圓明園也終成了今天的模樣,只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和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