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父親因勸架被誤傷致死,張作霖得知後是如何處理的?

張作霖出生草根,且恰逢亂世,加上東北當時的特殊環境,使得他養成了一種彪悍和好勇鬥狠的性格!

儘管張學良在晚年說自己父親這一性格是與生俱來的,但就像三字經裡面所說的那樣“人之初,性本善”,沒有誰一出生就會是這樣的性格,只不過是由於身邊環境造就的罷了!

在當時東北地區的“英雄好漢”也幾乎都是這樣一種性格。

直魯地區大多都是慷慨悲歌的粗線條人物,而這種人物一旦移民到了邊疆,那麼就更要加上邊疆開發者所特有的粗獷了!

張作霖一家原本姓李,世居直隸省(即河北)大城縣,世代皆以務農為生,後遷居至山東,道光年間才正式從山東移居關外,落戶於奉天省海城縣!

張學良的曾祖父出生後,因姑丈張家無後嗣,因此便被過繼到張氏以延續香火,後則改姓張氏。

張作霖的父親因勸架被誤傷致死,張作霖得知後是如何處理的?

張家既是從直魯遷居到關外的,其張氏先祖又有好武的傳統,因而到關外所展現出來的彪悍和粗獷也就很正常了!

不過這一特性並非只有中國才有,實際上當年美國開發中西部邊疆的“牧童”們,也都是這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年中國東北的草莽英雄們,基本上都是一些好勇鬥狠的粗獷人士,加上地處邊疆,天高皇帝遠,且夷狄橫行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行為舉止就變得更加橫行無忌了!

而張作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因此養成彪悍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也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使得張作霖後來因為父報仇而變成了“殺人犯”!

張作霖的父親因勸架被誤傷致死,張作霖得知後是如何處理的?

張作霖的父親名叫“張有財”,跟當時直魯地區的漢子們一樣,也是一個粗線條的人物。

有一次,張有財在街上看見鄉中無賴王某正在欺負一個少年,張有財過去了解得知,原來是這個少年欠了王某賭債,無力償還,王某正在對他進行“嚴刑拷打”,逼迫其還錢。張有財勸王某算了,等他有錢再還不遲。

王某哪裡肯聽張有財的,隨即便對張有財拳腳相加,兩人毆打起來。張有財被打成重傷,後來因傷去世了!

不過,這只是張學良晚年回憶錄中的一個版本,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