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紅樹林 沿海築“綠堤”(新氣象 新作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廣東

千里紅樹林 沿海築“綠堤”(新氣象 新作為)

千里紅樹林 沿海築“綠堤”(新氣象 新作為)

陽江市陽西縣程村紅樹林。

陳達洲攝

千里紅樹林 沿海築“綠堤”(新氣象 新作為)

茂名市水東灣紅樹林。

丘立賀攝

9月底,粵西的海風仍帶著些許溼熱的氣息。傍晚,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水東街迎來一天中煙火氣最旺的時候,居民悠閒漫步在海堤路上,眼前,鬱鬱蔥蔥的紅樹整齊排列,翠綠的枝葉隨海風搖曳,兩米多寬的木棧道從岸邊伸進紅樹林中央……這片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十幾年前是髒亂的養殖塘,原生紅樹林被過量砍伐,養殖用具、物料雜亂無章地散在灘塗上。

作為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廣東近年來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截至2021年底,新營造紅樹林1058。87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63。73公頃,開展紅樹林營造修復專案34個,累計投入中央、省級生態修復專項資金6。6億元,支援紅樹林營造專案17個。

如今,沿著4000多公里的綿長海岸線,穿梭於鬱鬱蔥蔥的“海上氧吧”,隨處可見林下招潮蟹進進出出,樹上鷺鳥往來盤旋,萬頃紅樹林,“綠”了千里海疆,譜寫了一曲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協奏曲”。

雙管齊下,治理成效明顯

紅樹林作為“海岸衛士”“海洋綠肺”,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東省湛江市海岸線總長2325。9公里,蜿蜒綿長的海岸線上分佈著9000多公頃紅樹林,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3%。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沿雷州半島1556公里海岸線間斷性分佈,總面積20278。8公頃。

得天獨厚的紅樹林成為提升城市環境的重要抓手。湛江市麻章區瀕臨南海,有著適宜紅樹林生長的絕佳環境。

“歷史上,由於圍海造田等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麻章紅樹林遭到較大破壞。”麻章區文聯主席彭鎮強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隨著綠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保護紅樹林。如今,麻章區沿海很多村莊都制定了村規民約,不準砍伐紅樹林,不得開墾紅樹林搞養殖,紅樹林生態逐漸得到恢復,面積正逐年增加。“麻章區也正在規劃在多個區域恢復種植紅樹林,進一步修復曾經遭受破壞的紅樹林帶,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彭鎮強說。

“現如今,全世界紅樹林面積逐年遞減,但湛江紅樹林面積逆勢遞增,被國際溼地專家稱為世界溼地恢復的成功範例。”麻章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一方面,麻章加強紅樹林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紅樹林資源保護知識,引導全區幹部群眾樹牢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公民對紅樹林資源的保護意識,特別是注重對青少年保護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麻章區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保護區核心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保護區周邊適當控制人為活動。

一邊對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另一邊科學規劃、科學論證,積極開展紅樹林的修復工作。雙管齊下,治理成效破土而出。麻章區透過對清退的養殖塘開展紅樹林人工造林,進行生態修復,共新種紅樹林4200畝,目前,紅樹林成活率高,長勢良好。如今,麻章區紅樹林保護區作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紅樹林面積佔全市的21%,全省的16%。打造紅樹林之城,營造紅樹林文化,成為粵西沿海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人工種植,改善人居環境

海邊的人們渴望親海近海,與紅樹林“零距離”邂逅。於是,茂名將木棧道延伸到電白區水東灣紅樹林深處,不僅成為城市人身邊觀海、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更打造成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讓孩子們從小習慣與紅樹林相依,學會與海洋共處。

1999年,茂名市水東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正式設立,從2004年開始,種植海桑、拉關木、白骨壤等10多個紅樹林品種,形成混交林,沿海岸帶狀分佈。但有一段時間,由於紅樹林面積大,疏於管理,導致垃圾聚集較多,不僅影響了紅樹林生長,更影響了周邊生活環境。

保護區怎麼保護?人居環境怎麼改善?近年來,茂名多次聘請國內專家到電白區考察論證,整頓清理水東灣內非法佔用灘塗養殖魚蝦塘,引種桐花樹、木欖、海南海桑等優良新品種,成功解決了種植紅樹林成活率低、儲存率不高等造林技術問題,在高鹽、高沙困難灘塗營造大面積試驗林和推廣林,恢復種植紅樹林面積800多公頃。

茂名鋪設海堤雨汙分流管道,鋪建跨海管道,改造升級汙水處理廠;補植、修復約1125畝紅樹林保護區,構築生態緩衝帶,有效推進紅樹林生態健康發展。

茂名對景觀資源適度進行旅遊開發,為保護區持續發展增添後勁。設立紅樹林保護區管理總站,加強管護管理,每週安排人員對區域紅樹林進行日常清潔管護,每年對紅樹林種子幼苗及其衍生物清理以及景點區域紅樹林修剪;投資建設水東灣海堤防災減災工程,投資建設水上科普棧道,方便對紅樹林管理,也為群眾近距離觀察紅樹林提供條件。

目前,水東灣水生態現狀已逐步改善,吸引鳥類近200種棲息,是“廣東十大觀鳥勝地”之一,被人們稱為“海上森林”。“電白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參觀遊玩。”電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小猛向記者介紹,“這不僅讓群眾嚐到了好生態的甜頭,更增強了群眾對紅樹林的認識以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生態養殖,助推產業發展

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程村鎮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粵西地區除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僅存的連片面積較大的天然紅樹林,保護區規劃總面積1。5萬畝。茂密連片的紅樹林,不僅是程村灣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的主角,也是程村鎮百姓多年養蠔歷史的見證。

紅樹林起著淨化海灘生態環境的作用,這種天然屏障使程村成為極為難得的生蠔養殖基地。2021年,程村鎮養蠔海域面積2000多公頃,產鮮蠔5。9萬噸。

在一望無際的海域,片片紅樹林與碧海、藍天、鷺影、村莊組成和諧生態畫卷,滿載而歸的漁船一艘接一艘。豐收景象的背後,紅樹林功不可沒。

“蠔的生長對環境要求比較高,需要有特定的水質和水流。”廣東省農科院研究員、陽西縣農業農村局掛職副局長夏寧介紹,紅樹林不但提供了優良的水質水流,還提供了蠔生長繁殖必需的微生物環境,紅樹林的落葉分解之後轉化成的單胞藻是蠔最好的飼料。

從湛江一路往東到茂名,再到陽江;從野生修復重築“海岸衛士”,到人工種植提升人居環境,再到生態養殖助推產業發展,紅樹林的作用愈發明顯,重新染綠了祖國的南海之濱,惠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