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過去經常走雁引路,在長安區大兆街道附近能看到一些大冢,也曾見過站立在莊稼地裡的石馬。少陵原上的大兆一帶陵墓較多。

少陵原上的大兆一帶,有陵墓遺蹟159處,其中漢陵116處,唐陵14處,明陵3處,其中帝王陵1處,皇后陵3處。

比較有名的有漢宣帝杜陵、漢王皇后陵、漢許皇后少陵、唐貞順皇后敬陵、明秦康王墓、明秦惠王墓、漢丙吉墓、杜牧墓及杜氏墓群、唐懷陽公主墓。

杜陵

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位於長安區東北部少陵原北邊,大兆街道甘寨村西北側,為漢宣帝劉詢陵墓。《漢書.宣帝紀》載:陵起於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因陵設杜陵縣,遷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入上林苑。始有韋曲、杜曲等居邑。原陵佔地40000平方米,冢呈覆鬥形,頂邊長35米,寬29米。陵前有畢沅書漢宣帝杜陵碑,近年被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少陵

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位於長安區東北部,大兆街道東司馬村東北側,漢代稱杜陵南園,因形狀為三層臺級,今當地人稱“臺臺冢”。距宣帝杜陵9千米。許後少陵現存土堆為方形,底邊長97米,頂邊長35米,寬29。7米,高24米,與杜陵同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後少陵是漢宣帝劉詢許皇后平君的陵墓,因埋葬許皇后而得名。自漢代以來,沿用至今。

《漢書.孝宣許皇后傳》也有記載:“許後立三年而崩,諡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因陵墓比漢宣帝杜陵小,被稱為小陵,因為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所以就有了少陵原的叫法。

也就是說少陵原的來歷也是因為許皇后陵而得名,也就是大家經常在經過雁引路時,看到的很大的那個冢。

杜氏家族墓群

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位於長安區東部少陵原上司馬村西南一帶,杜氏墓冢有:杜如晦墓、杜淹墓、杜亞墓、杜濟墓、杜佑墓、杜顗墓、岐陽公主墓,詩人杜牧墓也在這裡。

唐代杜氏宰相墓多在這一帶。長安杜氏,後魏至唐長安世家豪族,大都葬於長安大兆街道司馬村附近。

明秦王墓

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大兆街道內,佔地面積為45萬平方千米,其中主要有13座潘土墓、1座世子墓及1座王妃墓、38座郡王墓,統稱為“明秦藩王十三陵”。第一代秦王朱樉墓現存大型碑刻14件,石羊一對,石虎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兩對,石獅一對,其他王墓亦有大型石雕,共118件,十分珍貴。

少陵原上,大兆一帶陵墓較多,都有哪些陵墓?

明代秦藩王封王位起,即開始營建王墓,留有天井供死後將欞封入,人稱為井,和墓同義。主要有十三座藩王墓,稱長安明十三陵。明代秦藩王封王位起開始營建,少陵塬上共埋葬九個藩王,每個王墓有兩個護陵軍寨,後軍寨都發展成村,故稱“九井十八寨”。九個井有大府井、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康王井、簡王井、龐留井、世子井等,現均為村名。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龐留唐墓

該墓位於大兆街道龐留村,又稱唐武惠妃墓。是唐玄宗寵妃武惠妃之墓,武惠妃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后,號墓為敬陵。敬陵曾被盜,珍貴的棺槨流失海外,2010年棺槨文物被追回,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人們常說,南方才子北方將,咸陽原上埋皇上。覺得少陵原上的陵墓也不少,墓葬規格和數量應該也是令人驚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