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大氣磅礴,是黃土高原的最美讚歌!

小學的時候,學習了《安塞腰鼓》這篇課文,我不禁被這獨具特色,氣勢磅礴的的藝術形式所感染,被陝北人民的豪放熱情所征服!安塞腰鼓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它是一種極為古老的民間舞蹈,它是在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發展流傳至今的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文化。

安塞腰鼓的形成

安塞腰鼓的形成與發展和黃土高原獨特的地貌以及陝北人民剽悍的民風、以及當地別具一格的民俗密不可分。安塞區在陝西省延安市的北部,那裡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流經這裡,並且在這裡蜿蜒,在這裡流淌。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安塞腰鼓,大氣磅礴,是黃土高原的最美讚歌!

黃土人民為人樸實憨厚、作風威猛悍勇、性格開朗樂觀,還有一股子虎牛之勁。而安塞腰鼓與漫天的黃土交相輝映,帶著陝北人民濃郁的生活氣息,糅合了武術和秧歌的動作,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陝北漢子們腰扎紅綢布,頭戴白頭巾,腳踏漫漫黃土,在牛皮大鼓的咚咚助威聲中,跳轉挪移,載歌載舞,洋溢著生命的綿綿不絕和生生不息!

安塞腰鼓的發展

安塞區在陝西的北部,從秦朝以後就一直是歷代軍事駐紮之地和兵家爭奪之地,而且這裡也聚集了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素來有“上郡咽喉”之稱,也是抵禦外敵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腰鼓最初就和刀矛、弓箭一樣是作戰的一種裝備。如果遇到敵襲,鼓手們就立馬擊鼓傳訊;如果兩軍交戰交鋒的話,鼓聲也成為一種武器,要擊鼓助威;如果作戰取得勝利,為了表示慶賀,表達愉悅,士兵們也會擊鼓。這就是安塞腰鼓的歷史,它是偉大的,它是振奮人心的。

安塞腰鼓,大氣磅礴,是黃土高原的最美讚歌!

它不僅作為號角,激勵戰士奮勇殺敵;而且是一曲讚歌,表揚將士們勝利凱旋。鼓聲響起,如同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如同滾滾黃河怒吼咆哮,譜寫出生命的最強之音。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腰鼓逐漸發生了轉變。從最初的軍事用途轉變為人們對神靈的祈求、對豐收的祝願的一種工具。安塞腰鼓更是人們對歡度春節時喜悅心情的表達和釋放。這是一種民族舞蹈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文化。雖有變化,但擊鼓的風格依舊保留著秦漢時期將士的英姿勃發的豪邁風格。

安塞腰鼓的分類

安塞腰鼓根據風格和韻律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文腰鼓和武腰鼓。

安塞腰鼓,大氣磅礴,是黃土高原的最美讚歌!

文腰鼓和秧歌相似,動作瀟灑自然,一般都是些即興表演,而且是以扭為主,重扭而輕打。武腰鼓則是動作粗獷豪放,以打為主,重打輕扭。武腰鼓參與人數較多,最多可達千人,而且還有踢打、跳躍、旋轉等一些較大的動作。達到高潮的時候,鼓聲、喊聲、舞步的聲音以及嗩吶聲,交織在一起,氣勢磅礴,場面宏大壯觀。

現如今,文腰鼓和武腰鼓,已經逐步融化,而腰鼓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安塞地區西河口和真武洞兩個村落。表演腰鼓的人們用簡潔而又生動的舞步,表現當地人們淳樸憨厚的性格,同時雜糅民間武術和秧歌舞等藝術表現形式,既張弛有序又渾然一體。

安塞腰鼓,大氣磅礴,是黃土高原的最美讚歌!

安塞腰鼓是人的動作與打鼓的節奏和聲音的有機結合。鼓聲引導舞蹈者跳舞的節奏,舞蹈又配合鼓聲增添了鼓點的韻味。人鼓合一,人借鼓勢,鼓借人威,完美結合,讓這安塞腰鼓充滿了活力和生命力,可謂一絕。

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這麼詳細的,那要感謝雲南繽紛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西雙版納分公司帶給我的快樂經歷。透過這家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和人性化的服務,讓我度過了一次在食住遊購娛全無憂的快樂假期,真正實現了超值休閒、身心洗滌的目的,簡直讓我終身難忘。

安塞腰鼓的習俗

安塞腰鼓一旦表演,就有相對完整的過程和特定的活動習俗。一般每年的春節的時候,從初一到十五,便是安塞腰鼓相對集中的活動時間。

活動開始前要先由廟會會長組織祭祀活動,一般就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初八、初九後,腰鼓隊會挨門去拜年,他們會按照村裡的情況去走家竄巷,還會在主家院子裡進行一段表演,用以表示慶賀新年。主家的人都認為腰鼓隊在院內表演可以四季平安,一帆風順。正月十五的時候,各村的腰鼓隊會雲集在一起,互相比賽,大顯身手。

整個節日期間,人們都是情緒高漲,喜氣洋洋,呈現出一派喜慶歡樂的景象。這樣的習俗活動,不僅增添了農村的娛樂活動專案,而且推廣和普及了安塞腰鼓。這些年來,安塞腰鼓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進行了表演,更是登上了國際舞臺。安塞腰鼓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黃土高原最美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