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危害大,誤診誤治誤終身!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發現一邊的睪丸腫大,而且當小孩哭鬧、咳嗽或站立時,腫物即出現或明顯增大,當安靜平臥後或早晨起床時腫物可逐漸縮小至完全消失。增大的一側並不是睪丸真的變大了,而是包裹睪丸的陰囊裡面有積液或者是腸子掉進去了,這也就是臨床上說的鞘膜積液和疝氣了。小兒疝氣危害大,誤診誤治會誤終身。

疝氣和鞘膜積液的病因是什麼?

不管是鞘膜積液還是疝氣,其病因都是一樣的,都是由於腹膜鞘狀突未閉合所致,只是疝氣掉下去的是腸子或網膜,鞘膜積液掉下去的是液體的區別。女孩也有疝氣和鞘膜積液,但發病率較低。疝氣及鞘膜積液如不及時治療有一定的危害。

小兒疝氣和鞘膜積液的危害有哪些?

小孩疝氣常見的危害主要有疝氣發生嵌頓,導致腸管、同側睪丸缺血、壞死,嚴重時可導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反覆的腸內容物疝入陰囊,可能導致睪丸發育不良。鞘膜積液的危害為影響睪丸血供而產生睪丸發育不良、甚至睪丸萎縮。

如何鑑別鞘膜積液和疝氣呢?

首先要看看腹股溝和陰囊是不是對稱,再用手順著腹股溝向陰囊摸一摸,如果除了睪丸還摸到別的包塊,或者摸起來一邊的睪丸顯得特別大,那就應該找醫生看看。此外,摸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下兩邊的睪丸是不是在陰囊裡,如果睪丸在陰囊的頂部或者腹股溝裡,也要找醫生看看是不是隱睪,疝氣或者鞘膜積液的孩子合併隱睪的機會還不小。

“有個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手電對著腫大處照一下,疝氣裡面大部分是腸子,不透亮,而鞘膜積液裡面是水就是透亮的,但部分新生兒和一些特殊病例還是不太好判斷,可採用彩超檢查來檢視陰囊內容物是液體、網膜還是腸管來鑑別這兩種疾病。”

得了鞘膜積液或疝氣應該怎麼辦呢?

鞘狀突的閉合過程在生後6個月內還可能繼續進行,所以從原理上講6個月之內有自愈的可能,但臨床上能夠自愈的病人很少見,而手術治療是治癒這兩種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對於腹股溝斜疝,如果不是經常有腹腔內容物疝出的1歲以內患兒,可暫時觀察治療,超過1歲仍未自愈的可考慮手術。如果頻繁的有腹腔內容物疝出,一般建議6個月後即可考慮手術。如果反覆出現嵌頓的患兒則無年齡限制,儘早手術治療。對於鞘膜積液,如果鞘膜積液體積不大,張力不高,不急於手術治療,特別是1歲以內的嬰兒,尚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如果張力高,則建議儘早手術,不受年齡限制。超過1歲尚未自愈的鞘膜積液則建議儘早手術,減少對睪丸血運、發育的影響。

手術方式有哪些?

有微創和傳統手術方式,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優缺點。傳統手術:不需要進入腹腔,費用較低,我的手術切口一般1。5-2釐米,但是術後一部分患兒區域性水腫血腫較重,不能探測對側是否有斜疝;微創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保證了腹股溝管生理完整性,避免對其的解剖,也就避免了在術中精索、輸精管以及膀胱的損傷和陰囊血腫,同時腔鏡手術於腹腔內清楚暴露腹股溝管,可以達到真正下意義上的疝囊高位結紮,切口小(小於0。5釐米)、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以年長兒更為明顯)、可同時發現並處理對側隱性疝。尤其對於傳統手術術後復發病例,腹腔鏡手術優勢更為明顯。兩種手術後的複發率無明顯差異。現在國際公認小兒疝氣治療金標準為微創腹腔鏡手術,如無禁忌,儘量選擇腹腔鏡手術方式。

小兒疝氣危害大,誤診誤治誤終身!

小兒外科王磊醫生 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