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最近“兩頭婚”的話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兩頭婚”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男娶女嫁,而是夫妻兩頭走,各住各家,與原生家庭保持足夠的黏性。這種婚姻模式流行於江浙一帶,所謂“不嫁不娶”“不來不去”“不進不出”,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大家就這麼相互融合地過日子。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兩頭婚”,大家說得比較多了。今天,我們重點聊聊“兩頭婚”中另一種現象,就是生養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一般而言,姓氏是獨一無二的,是個人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個人的姓繡在圍巾上,是不是很拉風呢?

姓氏,父母雙方各取一個,還與撫養權掛鉤。很多人不以為然,以往不都是跟隨父親姓嗎?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這個疑問是正常的。畢竟,從古至今隨父姓是一項亙古未變的“傳統”。

這個傳統有多久?自然是比較久遠了。

“姓”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說文》:“姓,人所生也。佔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戶……”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我們知道,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為主導。這種主導包括了獲取食物的能力和血緣關係。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在進入農業社會以前,人們主要透過採集和狩獵來獲取食物。採集,就是採集植物果實;狩獵,就是射殺獵物,獲取肉類,同時還要保護族群安全。受生產技術限制,狩獵是一件隨機性很強的小機率事件,而採集則不同,只要付出多的勞動,就可以採集到足夠多的食物。在食物構成中,女性的作用遠遠大於男性,這就決定了女性的主導地位。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再看血緣關係就比較好理解了。有說法稱,母系氏族社會以女人為中心,實行的是外婚制或群婚制。丈夫走訪妻子,子女從母居,跟隨母親姓,並且享有世系和財產繼承的權利。這便意味著,在母系社會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

有人說了,女人的姓從哪裡來的呢?很多社會學家認為,姓就是圖騰的結果,我國很多古姓中保留有圖騰的痕跡。這樣例子就比較多了,如鳳姓起源於鳳鳥圖騰;秦贏,本是瑞獸的名字;季札之姓狸,夏姓姒,為妊娠的藥草。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姓之後便是氏。氏產生於父系氏族社會。在父系氏族社會,男性在農業和手工業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財產權和社會地位高於女性,子女逐步成為父系氏族的成員。在初始階段,出現了很多冠名為“氏”的部落首領,如神農氏、伏羲氏、軒轅氏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血緣關係也逐步由父系確立,父子同姓便有了存在的意義。所謂“姓別婚姻,氏明貴賤”,盛行於西周的分封制,就是這種說法的生動寫照。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姓與氏並非界限分明,而是膠著並存。當時的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部落、國別、官位為氏。大家比較熟悉的黃帝,他有25個兒子,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其中青陽與倉林氏就隨黃帝姬姓。這兩個孩子一直跟著黃帝,並沒有更換圖騰或者遷居異地。

總體來看,姓產生以後,世代相傳,很少改變;而氏則隨著獲取封地和官職的不同而改變。先秦時期是我國姓氏的大變革分化時期,主要和貴族獲得的土地、分封的國別、盡職的官位有關。隨著分封制的瓦解,到了秦漢時期,郡縣制逐步確立,姓氏逐步合一,並沿用至今。

孩子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卻要和爸爸姓?背後有哪些社會學解釋?

從社會學來看,孩子隨誰姓完全是生產力和社會地位決定的,也就是說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對於現在依舊有參考意義。社會發展到現在,不能完全用母系氏族或父系氏族來看待,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畢竟男女地位孰高孰低已經無法界定,而平等和諧才是最主要的。

子女隨父姓,這個已經遵循了千年的“規矩”,是否真得要改一改了?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