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人才都是怎麼被毀掉的?

文/於永軍

這個話題,起因源於“毛遂自薦”的下篇。毛遂乃戰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的門客。當年,秦國發兵40萬攻打趙國,將趙國都城邯鄲圍了個水洩不通。平原君奉命前往交好的楚國求救,毛遂自薦隨同。到了楚國,當平原君與楚王交談將崩,毛遂挺身而出,按劍直前,陳說利害,說服了楚王很快出兵救趙,促成了楚趙“合縱抗秦”大計,成就了一段“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傳奇。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毛遂自薦的第二年,燕國發難、兵臨城下,趙王強令毛遂掛帥出征,結果趙軍一戰即潰,幾乎全軍覆沒。毛遂身為主帥,自覺難辭其咎,更無顏面君覆命,便在兵敗潰逃中拔劍自刎以死謝罪。高光的“毛遂自薦”上篇,短短一年間竟有了悽慘的“毛遂自刎”下篇,令人嗟嘆不已。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人才都是怎麼被毀掉的?

張伯駒先生有句名言:“官非其任不處。”意思是:不適合其任職能力,即使給官也不能去做。這裡說的是一種“治國平天下”的責任感,唯恐能力不濟會誤國誤民。本質上是一種不敢當。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怕當不好被人們戳脊梁骨,壞了名節,出於一種明哲保身的考慮。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只要自己不具備那個能力,這個官是決不能胡亂當的。這是一種以自知之明為前提的自律。據說,當得知趙王欲讓自己統兵禦敵時,毛遂大吃一驚,立即向趙王請辭,表示自己不堪此任,並聲淚俱下解釋:“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騏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貓。逞三寸舌我當仁不讓,仗三尺劍實非我能,豈敢以家國安危來試驗我之不才之處!”無奈,趙王固執己見,硬要“趕著鴨子上架”,最終導致了趙軍一敗塗地。顯然,就“毛遂統兵”而言,責任並不在毛遂的自律,而在趙王的他律。是趙王的用人“不專業”貽害了趙國,也毀了毛遂這般優秀的外交人才。

“毛遂統兵”現象今天仍不鮮見。有些現代人物,儘管就其能耐而言,在鐵匠鋪打鐵吃飯很行,可他卻偏要學關雲長上赤兔馬舞大刀,什麼官位都敢爭,什麼官兒都敢做。比如當國有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需要具備市場、法律、相關專業等一大堆知識,還需具備開拓精神、務實作風。員工指著你領薪水、增福利,國家指望你創稅、創新。然而,他不管,硬是千方百計去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山景。

當然,要想勸水平很低的那些人放棄做官夢,好比“與虎謀皮”。他們的官癮之大,是張伯駒先生這等斯文人窮盡想象力也不能尋思到的。你要勸他別當官,比從酒鬼手裡奪酒瓶還要得罪人。“和尚動得,我動不得?”這種阿Q思維下,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官。箇中原因,不外乎兩條——其一是蘇秦說破的“位尊而多金”(《蘇秦始將連橫說秦》),在相當多的地方和單位,當官就比當“群眾”有權有錢;其二是缺少競爭機制,在有些地方和單位雖然制定了一大堆“用能人”“用年輕幹部”的規劃,但規劃來規劃去,還是缺乏“競爭”意識。由此衍生出的問題是:只要沒有“拉出來遛遛”的競爭機制,“毛遂統兵”的悲劇就難以從根本上避免。

所以,凡有志於“治國平天下”的領導者,都應高度重視如何謹防類似“毛遂統兵”式的用人失誤。如果老讓“毛遂統兵”,今天這裡敗一仗,明天那裡敗一場,到處損兵折將、禍國殃民,那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便會遭遇不必要的挫折。因此說,“官非其任不處”,不讓“毛遂”再“統兵”,說到底是一個“他律”而不是一個“自律”的問題。

【來源: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