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很多人都有這種習慣,就是無論如何動漫也好國外的電影也好,都必須要看原音版本,很少有人可以接受國語配音。每次看電影的時候國語場次都比原版的人數要少很多。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不少小夥伴們在看動漫的時候都會發現彈幕裡經常會有吐槽配音的,常常有人會說,國語版配音不如日本原版,也有人說聽配音有尷尬的感覺。先不要急著噴他們崇洋媚外,有因必有果,這樣事情的發生並非偶然。

01

配音演員“專業性”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為動漫配音的人在日本叫聲優,而在中國叫配音演員。聲優是ACG產業的衍生職業,日本的聲優是專門為動漫配音的,並有其所屬的事務所。在開始工作之前有很長的時間來進行培訓,而中國的配音產業是從譯製片時代走出來的,還沒真正成熟,兩者從出發點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熟悉的配音演員也都是畢業於優秀的學校,但是同為配音,動畫與影視劇還是有區別的。而且在當下的大背景下,投資人經常會願意選擇那些人氣高粉絲多的配音演員,而忽視了聲線與角色契合度的問題。這樣的方式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02

配音演員稀缺、聲音角色單一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動漫與影視劇是一樣的,同樣都是聲音和影像集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動漫人物與人不同,人可以用自己的五官表情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性格,而動漫的表情就會相對單一。這個時候就需要配音員,需要他們透過對角色的理解,從而將角色的性格透過聲音來表現出來。

隨著近些年關於配音的綜藝節目大熱,好多配音演員也走到了臺前。由於工期緊張,有很多配音演員都說過,自己幾天就可以完成一個角色的配音,甚至有些新人配音拿這個來進行炫耀,其實專業的配音是不可以根據配音的速度快慢來衡量的。一味地追求快反而物極必反。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大家發現很多國漫的配音都是同一群人,而且重複的機率極大。日漫的聲優,都有最適合他們的一類角色,甚至提起某一個性格的關鍵詞,就會想到這個聲優的聲音。而國漫的有些配音演員不管配什麼角色,什麼性格,聲線都感覺差不多。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熟悉的配音演員,正是由於太過熟悉,導致了他們一說話我就會想到他們原本的長相,導致了聲音與人物不貼臉,容易讓人齣戲。

03

臺詞生硬、沒有代入感

大多數譯製的日漫滿滿的都是日系口語,沒有轉換成相對讓人更舒服的本土口語,舉個例子,當男主角憤怒的時候會說出來的幾種臺詞如下:

混蛋,你怎麼可以做出這種事,我今天就要替天行道,報仇雪恨!

老子今天砍了你!(髒話)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我們會發現第一種不論你怎麼講都會很生硬的感覺,甚至想象不出來一種很正確的語氣語調。而第二種第三種就會顯得非常真實。

很多時候有人覺得配音演員說的尷尬,其實並不是只是臺詞尷尬。動漫中的臺詞很難被演繹的親切自然。而我們日常語言很大一部分卻不方便,直接出現動漫裡只能用誇張的書面詞語來進行修飾。如果把握不好這個度就容易變得生硬。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還有一點就是配音演員的普通話太標準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普通話太正式了,字正腔圓的宣講很難給你帶來親切感和代入感。放眼自己的身邊,很少會有人普通話那麼的標準。《一人之下》中的女主角馮寶寶,那並不標準的四川話,卻更能體現她的性格與身份背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加上不常用的生硬語句,那勢必不會產生尷尬的效果。

而大多數看動漫的人是聽不懂日語的,我們看動漫的時候,就像在聽外語歌一樣。雖然聽不懂,但是卻可以在語調中感受到應該有的情感,代入到角色的感情。

我們明明說中文,為什麼看動漫時覺得日語配音更順耳

如今隨著觀眾要求的提高,國漫配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國漫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更貼近本土,演員更容易理解角色的性格,更容易掌控人物角色在整個劇中的位置,從而能更準確的傳達角色要表達的情緒和內容。

在評定中國聲優真正實力之前,不如先想一想怎麼能讓現在的國漫變得更像國漫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俠義情仇愛恨糾葛。也有很多適合本土化的題材。中二或者羞恥的臺詞弄得少一些,讓人物們說正常人該說的話,不要一味盲目地模仿日式腔調、有著中國特色的配音和動漫也必然不會差。

各位漫迷們,對於本期話題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