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棗子的甜蜜之旅

蜜棗,是侯村的特產。

每年到了立秋前後,宣城市郎溪縣凌笪鎮侯村的蜜棗大戶王學農,就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從採摘到製作,前後得忙上20來天左右。

手工採摘、手工劃絲、手工熬製、手工成型……一顆蜜棗從樹上摘下來到分級包裝,要經歷110個小時。對於王學農來說,這110個小時,是一顆棗子的甜蜜之旅。

今年56歲的王學農,打小就喜歡吃棗。上世紀80年代,18歲的他被送到村辦蜜棗廠學徒,本愛琢磨的他,一年下來,剪枝、劃絲、蒸煮等活兒,樣樣精通。打那以後,王學農就成了侯村蜜棗製作技藝的接班人。

一顆青棗,如何一步步變成晶瑩剔透的蜜棗?記者帶著疑問,在王學農的蜜棗場找到了答案。

“第一道工序就是給青棗劃絲,只有劃得好,蜜棗才能做得好。”說話間,只見王學農左手拿棗,右手執刀,大拇指抵著刀面,順著棗面邊劃邊轉,十多秒的功夫,一顆青棗的劃絲就算完成。

“平均下來,每顆棗子要劃上六七十刀,為了提高效率,如今劃棗機替代了劃絲刀,一天下來,6個人可劃1600斤青棗,可產2000斤蜜棗。”王學農說,別小看這劃絲,一擺一放一壓之間,可都是技術活。

如果說劃絲是準備工作,只是序章,那麼接下來的蒸煮、摻漿、養漿和瀝漿就是正文部分。這其中,不僅講求火候,還講求察言觀色。“說白了,就是透過棗子色澤的變化,來判斷起鍋時間,棗熟不熟、漿到不到位,師傅說了算。”在王學農眼裡頭,這些經驗之談早已熟記在心。

“摻漿是要加入原汁原味的棗漿,養漿是為了保證棗子的剔透飽滿,每一步環環相扣又缺一不可,蜜棗呈琥珀色,吃到嘴裡有糯感,都是養漿的功勞。”王學農說。

在經過15分鐘的瀝漿之後,便進入到爆烘成型環節,緊跟其後的就是長達80個小時老烘。“柴火燒、炭火烘,把蜜棗裡的水分烘乾,才能達到口感和觀感俱佳的效果,這樣製作出來的蜜棗色澤豔如琥珀、形似金絲纏裹。”

說話間,王學農隨手挑上一顆還在烘屜上的蜜棗放入嘴中,然後說:“這可比我小時候吃的甜多了,個頭也大,透過光線,能直接看到裡頭的棗核。”

加工蜜棗是苦差事,年輕人很少能堅持下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的火候。王學農的手藝,也就是在這幾十年的沉澱中,慢慢積累起來。

但生產蜜棗又是個甜差事,每一鍋蜜棗的製作,都是一次非遺技藝的傳承,用王學農自己的話來說,“是棗不醉人人自醉。”

前些年,受棗瘋病影響,不少棗樹被直接砍掉。如今王學農還種有50畝棗樹,雖然產量較之前有所降低,但王學農更擔心的是蜜棗的未來。

2014年,侯村蜜棗製作技藝被評為宣城市級非遺,王學農也成為侯村蜜棗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2015年,侯村蜜棗獲批安徽省老字號。

過去,是一門養家的手藝;如今,是一項傳承的事業。王學農坦言,“之所以堅持,除了非遺傳承人的身份,更多是不想丟了這門手藝。這些年透過註冊商標、提升品質,侯村蜜棗的鐵粉覆蓋全國各地,顧客的好評如潮,是他堅持繼續這份‘甜蜜事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