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教學情境,最佳化課程匯入形式

隨著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與推廣,微課等新型課程形式也隨之湧現,這同時也標誌著教育教學進入了微時代。在微時代背景下,資訊化教學為特殊教育的數學課程構建提供了新的機遇。教師面對這些存在視力殘疾、聽力殘疾和智力殘疾的特殊學生群體,如何有效利用資訊科技打造微課程,則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課題。接下來,我結合特殊教育數學教學實踐,就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過程與整合方法進行初步探究。

創設教學情境,最佳化課程匯入形式

一、創設教學情境,最佳化課程匯入形式

在特殊教育中,學生由於生理缺陷在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上存在諸多困難,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循序漸進地完成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基於此,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對數學知識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視覺化的學習資料,並將生活化元素融合到數學教學情境中來,引導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逐漸感知、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人民幣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為存在智力障礙的學生製作多媒體課件,並結合購物情境促使學生完成對人民幣的認識,對購物活動的理解。在“激趣匯入”環節,教師出示課件,並用生動的語言與學生展開互動“: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在學生回答出“超市”後,教師引導學生在課件的引領下,走進超市,來到收銀臺,觀看收銀員結賬,進而引出人民幣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利用課件出示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幣的圖片,並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讀出來,在這一環節一些學生出現“卡殼”,不認識人民幣幣值,教師則應教會學生讀出人民幣幣值,並利用課件在人民幣幣值下方展示相應價格商品,強化學生的印象,完成對人民幣的初步認識,為下一步如何使用人民幣奠定基礎。

由於存在智力障礙的學生認知能力不足,掌握新知識的速度較慢,且容易遺忘,要想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必須讓他們親身體驗。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結合真實情景,引導學生觀看超市用人民幣交易的過程,並將數學課程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多媒體課件的引入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幫助特殊學生親歷和感悟了生活中交易、購物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數學知識的學習。

二、創新教學形式,構建動態化教學過程

在傳統教學實踐中,教師按部就班設計課堂,讓學生在灌輸與講解氛圍中落實學習目標。但是面對特殊教育物件,學生在機械的學習過程中難以有效參與,影響了其對知識理解的效果。針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為學生設計微課,將靜態數學知識轉化為動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觀看影片,並在與影片的互動中逐步完成學習。

例如在認識時間的相關教學中,教師為指導學生深化對整點、半點的認識,培養學生看鐘表、認時間的能力,設計了互動影片,並上傳到教學平臺,要求學生觀看學習,並結合手中的鐘面嘗試著撥動指標。影片先以主人公明明的生活為起點:昨天晚上電視上播放明明最喜愛的動畫片“小豬佩奇”,明明看了一集又一集,媽媽再三要求他上床睡覺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電視機;第二點早上鬧鐘已經響了,明明卻無論如何也起不來,眼看著就要錯過班車時間了。

教師在這裡暫停影片,並對學生提出問題:透過觀看影片,你知道明明是幾點入睡的嗎?他的鬧鐘又定在幾點?你能在鐘面上撥出來嗎?在完成對時間的初步認識後,教師指導學生繼續觀看影片:明明終於睡眼惺忪地醒來了,一看鬧鐘已經7點半了,急急忙忙收拾出門,由於錯過了班車,媽媽只好開車送他上學,但是來到學校已經8點了,第一節課已經開始了。這裡出現了本節課的重點,即整點與半點,教師暫停影片,鼓勵學生嘗試撥出明明起床以及到學校的時間,教師透過巡視發現學生的問題,並指導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看分針、找時針、讀時刻的學習目標。這樣的教學過程將影片融入課程中,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生硬與僵化,促使學生在觀看、參與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時間。

三、增進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如何在課程整合中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傳統模式中,師生之間更多的是你問我答的互動模式,或者由於特殊教育物件的生理缺陷難以與教師產生有效的互動,教師更多是以要求、命令的形式促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互動教學顯然忽視了特殊學生的自主性發展,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康復訓練。因此教師應結合數學課程內容,利用資訊科技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創造更加開放、積極的環境,並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探究中挖掘潛能,在理解知識、拓展思維的過程中實現康復訓練。

例如在認識圓柱體的相關教學指導中,教師利用認知工具為學生設計探究性學習過程:創設情境,為學生展示比薩斜塔、客家土樓的圖片,以及生活中常見的糖果罐、茶葉桶等,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觀察,利用問題啟發學生認真觀察並思考,嘗試說出這些圖形的特點,並利用幾何畫板繪製圓柱體,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從具體到抽象的圖形中,其特點是否發生了變化,從而加強思維訓練,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教師利用幾何畫板展示圓柱體,並利用畫板工具標明圓柱體的底和高,在畫板的引導下帶領學生進入實踐操作環節,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將教師所提供的圓柱體教具剪開,並觀察兩個底以及整個展開的側面的形狀;總結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操作過程與結果,在幾何畫板上呈現剪裁後的圓柱體的構成,並鼓勵學生說出答案,即兩個底是面積相同的圓形,側面是長方體;拓展思考,教師利用幾何畫板給出不同的柱行,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哪一個是圓柱體,並回顧生活中常見的圓柱體,進而完成對知識的探索與構建。

在這一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資訊科技為學生提供了認知工具,促使學生在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中完成對圓柱體的深入探究與思考,有效展現了資訊化教學的優勢,為培養特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了環境。

四、協助課後輔導,鞏固數學學習效果

課後輔導是夯實知識基礎、提高課程學習效果的必要環節。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課後溝通不足,更多的是透過安排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梳理與複習。對於特殊學生群體,課後輔導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扮演好引導性角色,才能延續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輔助。但是,面對全體學生,教師課後輔導分身乏術,難以達到課程教學培養目標。對此,在微時代,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為學生製作課後輔導影片,將課程內容進行梳理,並對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家長課後輔導的難點進行點撥。

例如在扇形統計圖的相關學習中,教師結合學生課後輔導需求製作微課,微課內容包含對扇形統計圖特點和作用的闡述,對扇形統計圖中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係的描述;對統計途中統計資訊、統計價值的分析;扇形統計圖的資料分析方法;結合教材內容要求為學生設計作業任務,即利用扇形統計圖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並在影片的啟發與引導下完成任務。這樣的課後輔導顯然打破了課後輔導在時間與空間上的侷限,為學生的課後自主複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五、結語

總之,進入微時代後,資訊科技為特殊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積極引入資訊科技,為這些存在生理缺陷的特殊群體提供更加生動有效的課程資源,多方面服務其學習過程,進而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指導方式,以促進特殊教育數學課程的資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