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大家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一趟一趟

上廁所拉大便。

不僅如此,每次只拉一點點,甚至還摻雜著大量水分。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拉肚子無非是吃的東西不乾淨。比如氣溫較高的季節,食物變質速度較快,人們可能一不小心,就吃到了變質食物。

但只要隨著飲食恢復,拉肚子的情況還是可以緩解的。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可是你知道嗎?

生活中還有一些人,正承受著持續性拉肚子的痛苦,而這些人,很可能已經被腸道疾病盯上。

若不及時採取措施,未來就會進一步傷害健康。

一、持續腹瀉,可能是因為炎症性腸病!

聽到這個詞,大家或許有些陌生,這其實是消化道炎症的統稱。

由於發病部位不同,一般被分為潰瘍性結腸炎(UC),以及克羅恩病(CD)。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UC好發於結腸粘膜,隨著病情發展,會逐漸蔓延至直腸,或者全結腸。

而CD可造成全消化道感染,從口腔、食道,一路直到腸道部分,但最常見的發病部位,還是集中在結腸、迴腸、肛周等區域。

此類病症一般會造成持續性腹瀉,同時伴隨著明顯腹痛,嚴重者會發生便血。

隨著患病程序加深,還有可能出現發熱、體重大幅下降等問題。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二、持續性腸道疾病危害極大!

就目前醫學領域對此類病症的瞭解,尚未明確具體病因。

但是多方觀察發現,該類病症主要與腸道功能異常有關。

那麼,哪些因素會使腸道功能變差,並引發炎症性腸病呢?

腸道問題通常分為慢性和急性兩大類。

急性病症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那樣,短期內吃錯了東西導致的急性腸炎引起的腹瀉,一般不超過半個月就能恢復,採取藥物治療恢復速度更快。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但如果是慢性影響,那麼腸道問題則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集中爆發,繼而形成持續性的腹瀉。

慢性問題導致的腹瀉持續時間較長,在不接受任何治療的情況下,一旦發病就會持續好幾個月。

影響腸道運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情緒波動、突發的感官刺激,都會使腸道功能暫時出現異常。

但如果人體長期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精神壓力大、過度疲憊,那麼腸道問題就會不斷累積。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包括生活環境存在汙染,也有可能影響到消化道運作。當代人普遍存在一兩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熬夜、吃垃圾食品等,時刻損傷著胃腸道。

而長期的錯誤習慣得不到糾正,就會使腸道越發敏感。

不要小看腸道功能異常這件事,腸道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重要場所,

如果在長期的負面因素影響下出現了功能異常,那麼人體的基本營養需求就得不到保證了。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另外,排便次數過於頻繁,還容易造成機體水分流失過快,引發脫水,阻礙細胞代謝。

更重要的是,腸道敏感會放大飲食不當的負面影響,比如腸病患者進食刺激性食物,會放大刺激,加重病情。

若是長期忽視,還導致各種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穿孔、梗阻等。

目前

這類病症無法根治,易反覆發作,讓人處於一種三天兩頭拉肚子的狀態,想擺脫“1天拉7次”的命運,就得學著與病症和平相處。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三、炎症性腸病該如何應對?

考慮到不能根治,因此我們要從調整腸道狀態入手解決。

腸道狀態保持健康,功能正常,才不容易被病症持續侵蝕。而養護腸道,最關鍵的就是調節飲食和生活。

飲食方面,建議減少糖、油、鹽以及生冷、刺激、易致敏食物的攝入。

比如海鮮、牛奶、雪糕、冷飲、火鍋、醃製食物、燻肉、油炸類快餐等,這些食物對腸胃刺激較大,容易引發免疫功能失調,應儘量避免。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為了保護腸道環境,建議增加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攝入,比如蔬果、瘦肉等,烹飪方式儘可能清淡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腹瀉情況相對嚴重,建議避免高纖維食物,不然會加劇腹瀉情況。

生活習慣上,則要儘可能避免熬夜、勞累過度等問題

。這些情況會造成機體過度消耗,繼而對腸胃運作形成負擔。如果違背生理節奏,長期高負荷運作,腸病風險就會不斷升高。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保證睡眠、避免過度操勞。

如果有精力、體力,最好每天活動半小時,體質得到強化,免疫功能會跟著提升。

總結:

天天拉肚子不是個好現象,很可能與炎症性腸病有關,建議積極就醫檢查並採取措施。

若長期忽視,不僅不利於健康,還會加重病情,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不停“拉肚子”,可能是大腸在“呼救”?別再大意

那麼各位朋友,你經歷過天天拉肚子的情況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